哈啰加速驱动“四轮” 网约车赛事持续升温

O2O
2021
03/31
08:11
拾枫
分享
评论

背靠阿里巴巴的哈啰出行并不满足偏安一隅,正在尝试搅动四轮出行市场的竞争格局。

近日,哈啰出行旗下网约车业务“哈啰打车”在广东省惠州市及周边三个城市上线,为其在全国的征途中踏出了一大步。

而此前,哈啰在网约车项目上采取的措施并不十分激进,甚至可以说是比较保守。实际上,哈啰出行早在2018年10月就上线了打车业务,当时是以与嘀嗒出行合作的模式开展,但直到去年10 月,哈啰出行才宣布启动"哈啰打车",正式入局网约车市场。之后哈啰打车也没有迅速在全国进行大面积扩张。

即便哈啰的扩张速度目前来说比较和缓,但哈啰出行对未来深入网约车及四轮出行市场的想法却很笃定。

据晚点 LatePost,李开逐将哈啰出行的业务分为头部业务(生活服务)、腰部业务(四轮出行)和腿部业务(两轮出行)。他认为,腿部业务的发展空间逐渐变小,头部业务的发展不确定性非常高。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公司应该在腰部业务做更大胆的投入,如哈啰打车。 

哈啰出行副总裁江涛也曾明确表态,“网约车所代表的四轮出行是哈啰必须覆盖的万亿级的市场”,他还说,四轮出行是一个交易额天花板较高的市场,未来势必将成为提升哈啰出行整体 GMV 增长及利润来源的重要业务板块。

此外,一位哈啰出行内部人士称,四轮业务将是哈啰出行2021年重点发力方向之一。

57_1617106310.png

据悉,在哈啰公司内部, “哈啰打车”的代号为“经济车”,主打普惠。哈啰出行也声称其切入网约车市场的初衷是打造一款真正让普通市民也可以打得起、打得到的网约车产品。

虽然江涛曾对媒体称,哈啰打车的价格“是主流网约车价格的六折”,但在网约车行业中,主打低价和下沉市场的平台仍然不乏激烈的竞争。

比如,共享出行巨头滴滴就相继推出了花小猪、特惠快车以及青菜拼车等平台,此外,滴滴还启动了多轮上百亿的补贴活动。

面对拥有先发优势且流量、资金都很雄厚的对手,大力补贴消费端、打价格战很容易对自己造成巨大的消耗,甚至拖垮公司的其他业务。对此,哈啰也很有自知之明。据悉,哈啰内部对四轮业务的要求是:渐进化发展,不和行业领先者进行消耗性竞争。

 57_1617106385.png

实际上,哈啰打车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低价,而是在于平台对网约车司机的低抽佣比例。

哈啰出行普惠事业部总经理江涛曾称“一般友商都收25%至30%,我们只收15%”,他还表示,无论是订单抽佣比例还是平台服务费,哈啰打车都承诺保持行业最低水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打出低佣金牌的网约车公司,也不是只有哈啰一家,比如高德打车。

去年9月,高德打车与合作网约车平台联合发起早高峰免佣金计划,在工作日早上7时-9时,司机通过参与计划的网约车平台接到订单,平台免收司机佣金,收入全部归司机所有。

这个月初,高德打车还联合60余家网约车平台共同成立了“免佣联盟”,持续开展早高峰免佣金计划,免佣联盟还将探索节假日全天免佣金及其它免佣方式。

前有滴滴、花小猪打车低价争夺消费者,后有高德打车免佣金争夺司机,哈啰打车面临的压力不可谓不小。群雄环伺的赛道上,作为后来者的哈啰打车,能否凭借持续性低佣金策略实现逆袭,或许还要看阿里巴巴接下来是否会加大投入。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在共享单车越炒越热的今天,共享单车领域出现了戏剧性的场面。第一家共享单车倒闭。悟空共享单车于6月13日在其官微发布声明终止服务,退出共享单车市场。
O2O
8月6日消息,Uber今日宣布,将收购网约出租车软件公司Autocab,后者的业务包括向私人出租车公司提供预订和调度软件。两家公司都没有对这笔交易的价值进行估值,也没有详细说明这项
O2O
自2014年开始,国内就有一批企业都曾进军“互联网+”回收废品领域,也引得资本纷涌。但是随后许多公司或停止业务,或转型进入了其他领域。现如今,又有一家互联网+回收公司因经营压力无奈停摆。
O2O
上市靴子落地,Lyft拔得头筹,成功实现了 网约车第一股 的梦。虽然与其他共享经济企业一样,Lyft还在亏损中打转,但令人振奋的是,资本市场似乎很看好它的前景。北京时间3月30日凌晨,
O2O
9月4日中午消息,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在2017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的“互联互通”专题研讨上发言,程维认为,中国的共享经济是全球共享经济发展中心,未来十年,中国会是共享经济的引领者,也会是交通变革的中心。
O2O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