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们的社交梦 亚马逊、Uber涉足社交领域

业界
2017
07/19
06:45
路遥
分享
评论

在互联网企业中,怀揣着社交梦的巨头公司不仅仅只有阿里,亚马逊、Uber也盯上了这个领域,试图搭上社交的快车切出一道口子,成就一个社交帝国梦。

亚马逊于今日上线了一个类似阿里“微淘”的服务——Spark。订购亚马逊 Prime 会员的用户将可以像 Instagram 和 Pinterest 一样在 Spark 上发布照片,其他用户看到后则可以直接点击进行购买。亚马逊会为发布高质量内容的用户给出“Enthusiast”徽章,如果不是会员,只能浏览Spark信息,无法发帖或者评论。

这是亚马逊第一次试水基于电商的内容社区,社区是场景的载体,社区连接了人和人,连接了人和货,有场景有链接,未来才有无限的可能性。

无独有偶,Uber针对社交领域也有新动作,不过这个新动作并不是要提升所谓用户体验,而是要维系Uber与平台上司机们之间的关系。

Uber近日宣布收购了一家社交产品公司Swipe Labs。性别歧视丑闻、Google的诉讼加上竞争对手的迅速崛起,Uber陷入的困境之中,在这种棘手的场面下,对人力的需求又不可替代,收购一个公司就可以帮助uber一次性打包大量优秀的人才。

同时,Swipe的加入能够让司机带来一些福利。Swipe将会深入了解司机们的收入结构,比如,在赡养家庭方面具体需要多少补贴,进而使uber产品更贴近人性化,也就有更大的可能留住现有的司机们,减少司机们流向竞争对手们可能,缓解Uber的用人困境。

当然,目前Uber的计划是维系平台上司机们的联系,但不代表不会扩展至用户与司机、甚至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据了解,早期Uber、Lyft、国内滴滴刚风靡的时候就曾打过这类主意,让用户跟司机做朋友,甚至一度诞生了许多拼车软件,让用户在打车的过程中发展新的社交关系,比如当初Lyft宣布在应用中增加用户资料,以此解决司机和乘客之间的社交信任问题

巨头们对社交的跃跃欲试,追根到底就是因为人的力量。一方面,各种与社交搭边的产品总能找到更多的用户或者发展潜在用户来扩展它的商业模式。另外一方面,用户群生态与商业模式上都将具备一定的稳固性。人与人之间分享是常态,基于真实场景的分发,带来了信任的红利。分享促使新用户持打开产品,并且有可能带来可能长时间的停留,更深入的可以让用户对其产生情感依赖。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北京时间8月28日早间消息,近期,作为腾讯股东的Naspers遭遇投资者的压力,要求该公司进行分拆。Naspers董事长周五回击了这样的压力,称此举缺乏商业价值。 Naspers创立于1915年
业界
《福布斯》中文版今天公布了“2015中国移动互联网30强”榜单,以移动端的年收入为主要指标,选出了2014年度移动互联网领域收入最高的30家中国公司。依靠品牌、资金、技术以及用户红利,大举入侵移动互联网的巨头们得以延续PC时代的势能,结果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毫无意外地占据了榜单前三,BAT仍然是现阶段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最大赢家,成为遥遥领先的第一集团(第四京东还不到第三阿里的三分之一)。
业界
最近几天联想的动作不断,先是老柳为了柳桃的互联网营销借助新媒体广发英雄帖,接下来是宣布成立一家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全新子公司,用以打造中国领先的互联网模式的智能终端和服务业务。该公司将于2015年4月1日正式运营,届时将拥有独立的公司名称及子品牌。
业界
2020年2月28日,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办的 广东消费扶贫月网上行 活动在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举行。辛选旗下的 爱美食的猫妹妹 、 达少 参
业界
拾间说选择微动天下落地了“拾间说”小程序商城,精选质优价廉的好物,通过对供应链全流程管理,保障商品质量与配套服务,为用户创造高性价比的品质生活。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