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上市遇挫 盈利仍是共享经济一大难题

O2O
2019
09/30
11:19
石雨
分享
评论

WeWork上市遇挫 盈利仍是共享经济一大难题_O2O_电商之家

9月30日消息,估值下跌、推迟IPO、CEO黯然卸任,WeWork的上市之路布满了荆棘。

就在近日,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为了控制成本,WeWork母公司We.Co已停止与业主签订新的租赁协议。此外,知情人士还指出,亚当 诺依曼(Adam Neumann)辞去We Co.首席执行官的职务之后,公司的新领导人已在准备削减与诺依曼关系亲近的员工和出售诺依曼的价值6000万美元的私人飞机等。

不过,WeWork方面否认了暂停签订新租赁协议的说法。该公司新闻发言人表示, WeWork还在继续与房东合作伙伴签署新租赁协议。照我们的预计,未来几个季度签署新租赁协议的速度会放慢,因为我们将会更加重视战略性增长,希望能快一点盈利。

资料显示,WeWork创办于2010年,其业务目前已覆盖29个国家的111个城市。此前8月14日,WeWork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招股书,公司名为 The We Company , 融资目标定于35亿美元。

不过,由于投资者反应冷淡,WeWork于9月17日宣布推迟上市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完成上市。据路透社报道显示,今年1月份,软银以470亿美元的估值投资了WeWork的母公司We Company,但由于投资者对该公司持有怀疑态度,该公司9月早些时候的IPO估值低至100亿美元。

对于WeWork上市遇冷,外界众说纷坛。有观点认为,WeWork与其创始人诺依曼之间的复杂财务关系导致投资者对公司治理标准产生质疑。而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传言称新领导人上任后立即削减与诺依曼关系亲近的员工及出售其资产。

还有部分批评者认为,WeWork持续亏损是投资者意兴阑珊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WeWork持续扩张,其营业收入也从2016年的4.36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18.21亿美元。但营收增长强劲的同时,WeWork 烧钱 的速度也在加快。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WeWork亏损由4.29亿美元扩张至19.27亿美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事实上,虽然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在盈利方面却鲜有建树。共享出行巨头Uber上个月发布了截至2019年6月30日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Uber第二季度营收增长了14%,达到31.66亿美元,归属公司的净亏损为52.36亿美元,创自2017年该公司披露财务数据以来的最大亏损。

据悉,Uber净亏损扩大主要与公司首次公开募股相关的股权奖励支出占了39亿美元有关。但即便如此,剩余的13亿美元亏损仍比去年同期高出了50%。

值得一提的是,Uber挂牌上市首日便遭遇收盘破发,报41.56美元,较45美元的发行价下跌7.64%。而在9月3日,Uber收盘下跌5.7%至30.70美元。同日Lyft也经历大幅下跌,收盘时下跌7.2%至45.42美元。两大网约车巨头均创下有史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把目光放到国内,占据网约车龙头的滴滴出行也尚未传出盈利的消息。去年9月,创始人兼CEO程维曾在员工内部信中称, 滴滴绝不是一家黑心企业,也绝不是一家赚钱高于一切的企业。6年来滴滴还没有实现盈利。2018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净亏损超过40亿人民币。

WeWork、Uber、滴滴等已具备超大体量、坐稳行业龙头的企业仍在亏钱,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共享办公、共享出行行业盈利前景仍不清晰的现实。未来,如何提升自身 造血 能力,避免以亏损换规模,或是践行共享经济的企业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11月14日凌晨消息,美国打车应用公司lyft称,为了解决假期期间打车难问题,Lyft将首次拓展其业务到加拿大多伦多市,这将是其第一次走出美国市场。据消息称,Lyft和其竞争对手
O2O
据外媒报道,硅谷最著名的科技初创企业以惊人的估值筹集了大量资金。投资者现在非常乐意押注于尚未盈利的但却快速增长的初创公司。打车服务公司lyft的成功上市无疑为Uber实现
O2O
10月30日,美团外卖送餐员再遭投诉,一名美团外卖送餐员在送餐途中私自打开客人饭菜,吃了两口又吐在餐盒内,然后正常派送。事情被曝光之后引发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
O2O
继共享汽车、单车、充电宝、健身房等概念火爆,很早出现的共享停车位在今年也迎来一波小高潮。打开无论App Store还是安卓各应用商店搜一下“停车”关键词,会出现
O2O
据外媒报道,打车服务公司优步(Uber)在印度的竞争对手Ola正在进行一轮大规模的融资活动,它的估值已跃升至近60亿美元。这家打车公司成立于2010年,到目前为止已经从投资者那里筹
O2O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