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微信:一场"断网"的行为艺术

观察
2015
01/23
14:42
杨小姣
分享
评论

这个十几年维持小团队规模、始终远程办公、又一直稳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自有它的管理智慧。而如何管理外界预期、如何避免被第三方绑架,如何培养他人的行为习惯,从而最大程...

「微信有了注销功能。」

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这么一句话。

八个字,似个重锤,蹦,炸裂。

说这话的人头像是空空的一片灰;我特意留意了一眼 ID:「已注销」。

哦天呐,终于来了。

功能藏得很深,不过好歹找到了。点击「确认」之前,手有点不听使唤。

垂下眼想想眼前这日子:大半夜的群聊扯淡、五分钟一提醒的消息、死也看不完的订阅号、下意识就刷一遍的朋友圈

确认。确认。确认。注销。注销。注销。

终于清净了。就像一口气排泄出了腐臭宿便,灵魂都柔软了。

同时,还有一点其它感觉:呐,我应该是地球上头几个发现这功能的人吧,呵呵,你们这些小白玩家

好啦好啦。我承认,我有一丝想炫耀的得意啦。所以最终还是打开微信,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

「微信有了注销功能。」

留意了一下,我的头像是空空的一片灰,ID 显示「已注销」。

一个微信用户看到「已注销」用户「注销微信」的朋友圈,注销了微信成为「已注销」用户,发了条「注销微信」的朋友圈。

不用担心,这只是某天我一时兴起写了这个二次元的「鬼故事。

但绝不是莫名其妙:我还记得没有微信的日子。

三年前,大家还依靠电邮和 QQ,每天登录一次便不会错过什么。那会儿朋友间会常常通电话,实实在在的声音,能听到对方在笑。

一两年前,我们都在感叹微信是个神级产品:摇一摇、语音消息、公众号、朋友圈,简单克制地演进,一步步占领了每一台手机。

到今天却没那么妙了。深夜瞎热闹,一刻不消停,加了工作群那就是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总有一些想屏蔽却不能删除的好友家人。

寂寞的人,不寂寞了;不寂寞的人,疲惫了。

有一个值得回味的时间节点。

虽然实验性的微信 Mac 版已有多时,但直到 2014 年 12 月份微信 PC 版的发布才让微信走出了手机:而这,是在微信坚守手机 3 年裹挟 6 亿用户之后。即便如此,想要用电脑登录微信,也要通过手机上的微信「扫一扫」来验证账号。而稍微体验一下微信电脑版,你会发现:微信电脑版不是真正的电脑版,它是微信在电脑屏幕上的延伸,只是为了你更方便地输入文字、查看消息,仅此而已。

这样定位背后的真相是 微信,希望用户永远手机在线。

强调永远在线的设计,使得微信成为 QQ 之外的新一代沟通方式,但从另一面来看,也让永远在线成为一种绑架。当然,微信是有自知的,在不可控的打扰同时,它留给用户以选择:你可以停用朋友圈、关掉新消息通知、设置群消息免打扰。虽然文首的「注销」不会实现,但说到底你也有「卸载」的选择。

只是,真的这就要卸载吗?

大家都害怕没有微信的日子。可放弃一个工具,其实也真的影响不到什么。不紧急的事情、能电邮,紧急的事情、可电话:如此一来,反而更有原则、手握拒绝权利、能放空、好修行,日子简单得很。

我们开始怀念,我们开始质疑;对这样的情绪和暗流,微信的设计者们自然能敏锐洞察,在我更新微信 6.1 新版本时,就看到了非常「体贴」地照顾这种情绪的启动页面:

「点赞太容易,当面夸太难。」

无论是真营销还是假情怀,当微信也在引导我们「回归生活」时,这担忧一定是真的:唉,减减压吧。

其实,绑架我们的又何止于微信 你还记得没有智能手机的日子吗?

让我跳跃到这问题的是一篇关于 GUI 设计的文章:Why iOS Notifications Are Ruining My Marriage。标题耸人听闻,却逼着读者直面当下职场人无法逃避的一个问题:打断。微信的消息提醒是打断,手机中上百个形形色色的 App、莫名其妙的推送、永远消不完的小红点,不都是残害专注力的「慢性疾病」吗?

我是个行动派。在读完文章、深有同感后,没有去点「分享到微信」,而是打开「设置」做了这些小事:

1)设置了勿扰时段

2)一个个关闭了几乎所有 App 的通知(从此告别推送与小红点)

3)手动编辑只留下了两个 widget。

千方百计的活动运营、接二连三的推送通知、日活数据驱动的设计,换来了三分钟的莞尔、五分钟的消遣;可渐渐的,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捡贝壳的小孩:漫无目的、随波逐流,却编不出一条项链。

而竟不自知,还拿出一个自欺欺人的借口:「碎片化阅读」。可大家不愿承认的真相是: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碎片化」时间,反而是我们人为地把时间强制「碎片化」了。

出于这种警觉,我一直用手机 App 「Moment」、电脑软件「Rescue Time」来监测我的设备使用情况。看着平均每天三小时的手机使用时间,流连于各种社交网络的分布数据,次次都会痛心疾首,天天决意改过自新。可其实 这种行为不也是一种自我打断吗?唉,如此荒谬、如此悖论。

荒谬的事情可不仅仅是二次元的手机世界,起码我在工作中也看到了同样的无奈。比如:为什么晚上才能高效工作(而不是上班时段)。「搞 XX 不靠灵感,靠的是碌碌无为的白天,引发的愧疚感。」这是个经典段子,而一笑而过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

谁又想白天「碌碌无为」呢,可面对从未偃旗息鼓的打岔问题,更多人只能妥协。我很警惕这样的环境:动辄几小时的拖沓会议、乱哄哄瞎讨论的人群、莫名其妙的跑题群聊 似一个个你无法察觉的电脑病毒,无形间拉低了你的工作效率,你还浑然不知。

「打岔是效率的敌人」:在《重来》这本书里,互联网团队 basecamp(原 37signals)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了一个个常识 而具备常识,已属难得。比如,如何管理打断:

「你可以在工作中定下规矩,比如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间,任何人不得串岗闲聊(午餐时间例外)。也可以把整个上午或整个下午设成你自己的独立时段。或者把『休闲星期五』改成『噤声星期三』,你要做的就是保证这个工作时段完全不受打扰,确保彻底消灭以任何借口扼杀生产力的打岔。」

「就这样一直下去,一个成功的独立时段意味着戒掉八卦瘾。在这个时段内,封锁即时聊天工具、挂掉电话、关闭邮箱、叫停会议。唯一能做的就是闭嘴、干活。你会惊讶于自己居然能干这么多活。」

「同样,当你需要与人合作时,要采用被动交流工具,比如用电子邮件这种不需要立即回复的交流方式,去替代那些会打断别人工作的方式,比如电话、开会之类。这样一来,别人能在方便的时候再回复你,而不是被迫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来回复你。」

这个十几年维持小团队规模、始终远程办公、又一直稳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自有它的管理智慧。而如何管理外界预期、如何避免被第三方绑架,如何培养他人的行为习惯,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打岔频率 我建议你带着问题,再琢磨琢磨上文《重来》里的那些经验之谈。

你敢不敢来一个大胆的行为艺术 名字我都想好了:《断网》。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行为艺术 微信 注销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事实上,搜狐历史上已经流失了包括龚宇、李学凌、古永锵、陈一舟、李善友、刘春、王昕、张云帆等在内的诸多高管或人才。曾经的得力干将大部分选择出走,在搜狐的业务领域另起山头,拿视频领域来说,古永锵、龚宇、李善友分别做了优酷、爱奇艺和酷6网,直接叫板搜狐视频。
观察
众所周知,国内网络视频业的出现,主要是受Podcast、YouTube以及Hulu的影响。尤其是后面两者,当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模式(免费+短视频+广告、免费+长视频+广告)带来了滚滚收益后,一度成为了国内同行的标杆。
观察
阿里巴巴出现困境,还是因为当年融资结构导致马云和管理团队沦为小股东,而以小股东身份寻求控制权,在资本市场的法理上存在障碍。“虽然阿里以文化和价值为名,有很高的合理性,但小股东掌握公司控制权,这个逻辑本身与资本市场背离。”
观察
微信上的用户在今年已经突破六个亿,火星人也无法阻止微信神奇力量的传播。微信的这条路是我们看不见的路,是用人类的思想,情感,文字铸就成的智慧之路。只是,在公众号评论开启之前的微信之路是半封闭的,在半封闭的道路中它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经历了无数的讨伐质疑模仿,终于它有足够的能力去挑战更强大的对手,更彪悍的敌人,它要打开一切桎梏枷锁,它不愿意只做开屏的孔雀,在全新的开放启程之际,它要做一只涅槃的凤凰,抵御所有一路将会喷向它的所有。
观察
4月22日消息,蚂蜂窝CEO通过微博发表了一篇文章炮轰去哪儿《我也谈谈酒店“正面评价”》,其中指出,去哪儿花钱雇人为酒店写“正面评价”,一条500元。
观察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