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消息,国内的消费市场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各路玩家想来分一杯羹的不在少数。
据《》了解,近日有媒体披露,正在与台湾永丰银行洽谈合作,准备联合申请成立一家,美的或扮演大股东角色。目前,相关合作还处于初步阶段,尚未完全落地。
事实上,美的筹备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已是早有端倪。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年中,美的金融曾在猎聘网上发布了一则招聘消费金融副总经理的消息,而在该职位的描述中,便有负责制定消费金融公司(筹备)发展战略并组织执行这一项。这也被业界视为美的向消费金融进军的信号。
消费金融牌照申请门槛颇高,但不得不说,美的这次找寻到了一个好帮手。有业内人士指出,台湾地区银行业从事消费金融的经验较丰富,同时,符合条件的台资股东,如果联合内资企业申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会相对容易一些,因为这符合当下扩大金融开放与加强两岸交流的要求。
去年10月,首家两岸合资消费金融公司 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开业,背后便有台资银行的身影。除此之外,包括富邦华一银行、台湾凯基银行以及台湾王道银行,均与内资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正在积极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属于消费金融行业的 正规军 ,除了背景的根正苗红之外,它们自身的经营能力也成为关注的重点,而有观点认为,美的在资金以及场景两方面都有不小的优势,这或意味着美的此番进军消费金融行业将有很大的施展空间。
首先,在资金端,美的的成本压力相对较小。据公开资料显示,美的集团持有丰城顺银村镇银行、湖北银行和江西樟树顺银村镇银行6%、1.29%、6%的股权,在江苏银行持股523万股。这些银行都可以为美的发展消费金融进行输血。
其次,在场景端,美的旗下为数众多的线下渠道网点被视为获客的法宝。据美的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其渠道网点已实现一、二级市场全覆盖,三、四级市场覆盖率达95%以上。
有观点认为,以自家的专卖店、旗舰店作为根据地,美的可以在向经销商提供贷款服务的基础上,面向普通用户推出信贷或消费分期服务,若由商户来指导用户办理贷款业务,也能节省一大笔人力成本。
不过,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多少显得骨感,在这方面,与美的集团背景类似,同为家电企业的海尔在消费金融市场的遭遇或许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据《报》了解,早在2014年12月,由海尔集团主导成立的海尔消费金融便获准开业,过去的这些年,其发展一直处以不愠不火的状态。
据海尔消费金融此前披露的财报显示,其2017年净利润仅为0.48亿元,尽管2018净利润增长至1.68亿元,但与捷信、招联这些净利润超过10亿的头部消费金融公司相比,依旧存在不小的差距。
同样打着消费金融算盘的家电零售企业还有奥马电器。不过,最新的报道显示,奥马电器已于上周六正式发布公告,将放弃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在业界看来,奥马电器属于痴迷于发展金融,最终荒废主业的典型。
对于美的集团而言,如何在做金融的同时,还能保有足够的精力去维持自身在家电零售市场的地位,这对其是一个考验。与之相对,行业老对手格力电器的掌门人董明珠就曾公开表示 不会做金融 ,就此来看,美的集团在家电市场的竞争压力将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