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和网易掀起版权大战,网络音乐将步入收费时代?

观察
2014
12/19
08:27
郭静
分享
评论

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一个是传统音乐的代表,一个是新兴音乐力量的代表,两者之所以会“掐架”,实属正常现象,在未来这种“掐架”现象还有可能继续发生,网络音乐由播放器...

当新兴的力量开始出现的时候,传统的 法老 们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将这股新生的力量处死,在新旧事物出现交替的时候,博弈总是那么明显。

日前,QQ音乐率先针对网易云音乐的侵权进行起诉,法院判定后者涉及到的623首网络音乐内容属侵权行为,且勒令其删除相关内容。

不久之后,网易云音乐迅速还以颜色,起诉QQ音乐侵权其192首网络音乐内容,法院迅速判定QQ音乐的侵权行为,并要求其删除相关内容。

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第一场架开始打起来了,而其中的核心则是 版权 。实际上QQ音乐今年在版权方面下足了血本,先是和全球三大音乐公司之一的华纳合作,QQ音乐成为华纳在中国大陆地区互联网音乐平台的版权总代理合作方,时隔一个月不到,就迅速与Sony Music Entertainment合作,腾讯将成为Sony Music在中国大陆在线数字音乐的独家分销伙伴。此举与华纳如出一辙,市场上流通的其他网络音乐软件想要获得这些内容,就必须 高价 从QQ音乐处购买,而且还得看QQ音乐卖不卖。

看戏OR等死?

坐着看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 掐架 的网络音乐厂商就是傻子,酷狗、酷我、多米、虾米、百度音乐、音悦台、豆瓣音乐、天天动听、A8音乐等,如此众多的网络音乐厂商们居然没有参与其中,也是醉了。按照腾讯这节奏,未来会收购更多的内容平台,并以 独家 的形式对外输出,届时其他平台是没资格在内容方面和QQ音乐竞争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以后得面临QQ音乐的排挤。

和网络视频一样,优质的网络音乐内容是非常稀缺的,而独家战略一玩开,平台即使做的再好,再有能力,也只能干瞪眼,这个不关乎平台是否好用,也无关乎歌单、点歌台、音质的好坏等,用户需要的是他需要听的那首歌出现的平台。

移动互联网和PC的区别非常大(作者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如今APP的形态,注定了竞品之间的竞争会相当激烈,用户不会使用两个一模一样的产品,而且另一个平台的内容还相当丰满,这就意味着必须有一个平台会被剔除。网络音乐APP同样如此,当QQ音乐不断买断优质的内容,其他的网络音乐厂商就在边上看戏等着,等着QQ音乐一步一步紧逼,最终它们的命运就是 死亡 。

市场上并不需要如此之多的竞品存在,太多了,去看移动搜索、手机浏览器、移动视频等,移动音乐的厂商太多太多了,在QQ音乐一步一步紧逼之下,很有可能就被 蚕食 了。网易云音乐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获得5500万用户,其歌单是一种创新,更多的还是其在刺激用户活跃度等方面有所突破,而且其还能在于庞大的QQ音乐大战中扳回一局,要是其他的网络音乐厂商,估计就是躲在一旁生闷气。

播放器向移动互联网演进

播放器做的再好,它始终是一个工具,成不了核心竞争力,而且用户也并不需要一款纯播放器工具,用户需要的是 移动互联网 ,它得是一款移动互联网产品,脱离播放器的核心,在这一点上,越是老牌的网络音乐厂商,越是难以进化。

一旦成为移动互联网产品,它的玩法就多了,比如K歌、移动音乐社交、社会化网络、LBS、个性化等均可以出现,播放器怎么可能有这个 愿景 呢?

从音乐播放器向移动互联网产品演进的过程中,对于任何一个网络音乐厂商来说,都是机会,唱吧、网易云音乐等产品就是在这个机会中崛起的,反观传统的网络音乐厂商,依然在 埋头苦干 ,在播放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QQ音乐率先借鉴网络视频的模式,优先购买 独播 的内容,然后再在内容上发挥想象力,这对于其他网络音乐厂商来说,有点不可思议,网络音乐的盗版行为存在了那么多年,都没有得到解决,QQ音乐反而花费重金去购买网络音乐的版权内容,当这个 土财主 有意思吗?

网络音乐厂商们不明白的是,网络音乐产业在我国多年来是盗版现象严重,但是一时盗版,不代表永远会是盗版的生态环境,盗版毕竟不是长久之路。看看现在的网络视频,盗版是正确的生态吗?一涉及到盗版情况,哪一家厂商不是立马起诉?

在移动端,内容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它不像PC端盗版的如此容易,而且APP之间是独立出现的,想想竞争吧,再看看是否还等得起。

网络音乐收费,有可能吗?

网络音乐收费的口号,在国内喊了很多年,记得2013年出现这个口号的时候,我还屁颠屁颠的下载了几个GB的音乐内容存放到网盘里,生怕一收费就没得听了。

从和华纳合作,再到和索尼合作,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QQ音乐就在内容上完成了两次漂亮的战役,毕竟还没人这么干过。花了钱总不能闲着吧,第一件事就是找网易云音乐 掐架 ,谁知道自己也 不干净 ,别人扳回一局,但是这不影响QQ音乐未来的大野心。

QQ音乐的绿钻功能在国内推出好几年了,移动端依然是这种状况,虽然这个也限制了它的发展,但是QQ的庞大体系,为它提供了很多优势,而且还有微信。

用户在QQ音乐上下载高清以及原版的音乐内容是需要成为绿钻的,APP也是这种情况,和PC端不同的是,它的移动端支付非常方便,新增了微信支付功能,用户可以使用微信支付直接成为绿钻会员,1年是120元,就可以畅通下载QQ音乐上的优质音乐内容。

微信支付的接入,让QQ音乐APP的绿钻支付非常容易,PC端的财付通支付是非常不方便的,而且财付通的用户量也并不高。

有没有可能,当腾讯和大多数音乐内容方合作,独家内容只有QQ音乐,那么,用户想要试听或者下载热门的网络音乐内容,就必须上QQ音乐的APP上,而想要下载优质和原版的,就必须得成为绿钻,也就是说要花钱,虽然这个钱很 廉价 ,但是不花钱就只能变屌丝,相当一部分用户是受不了这个诱惑的。

一个是内容的统一,一个是移动端支付的便利,两者让网络音乐付费成为了可能,因为盗版没有了,只能去拥有版权的平台下载。比如热门的内容,必须付费才能下载,概率也是非常大的。多年来为解决的事情,终于开始有了苗头,这个对于整个音乐产业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盈利会促进整个产业的快速提升,也能促进优质内容的诞生。

所以,从长远来看,腾讯在数字音乐版权上花的钱,并不 昂贵 ,因为在未来会更昂贵,当内容变成抢手货,势必就会提高它的身价,届时,各个平台都会叫苦不迭而又不得不为之。

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一个是传统音乐的代表,一个是新兴音乐力量的代表,两者之所以会 掐架 ,实属正常现象,在未来这种 掐架 现象还有可能继续发生,网络音乐由播放器向移动互联网演进,才刚刚开始而已。未来更为广阔的音乐市场,还等着它们去开发呢,怎么可能现在就彼此罢休了呢,而且智能硬件领域、演唱会等各种鱼音乐有关的产业,皆等着它们去开发,等着它们去拓展。

越是 老牌 越是慢,等等吧,也许哪天就被人收购了呢,即使拥有用户量又如何,当年天天静听的用户量还不少呢,不照样 魂归他处 ,要么,跟着变化,要么,离场。

文/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ID:guojingdequanzi)分享互联网知识,热门互联网评论,关注互联网,关注TMT。偶有生活杂文,用最美的文字与读者分享。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音乐 网易 大战 版权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如何实现赢利对专车公司是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当公司面临IPO的关键时刻,滴滴快的在合并之后迅速剥离打车业务以寻求止血是可以断言的,原来依托百度专车提供入口的易到用车则会因为百度投资Uber存在运营风险,特别是被动充当了滴滴向快的施压的工具后,至于AA租车这样的公司,由于规模太小暂时还没有讨论的价值。
观察
4月17日,加多宝与某网络大V高调互动,加多宝恭喜作业本与“烧烤”齐名,表示若作业本开烧烤店就送10万罐凉茶。而早在2013年,“作业本”曾在微博上戏谑,“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绝为半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
观察
进入21世纪第3个十年,随着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社会关注慢慢呈现出由集体转向个体的趋势。在一个人身上看见一个时代,正从书中转变为现实。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需求的重心,也正逐渐从物质层面跨越到精神层面。
观察
最近,高德地图与德云社的郭德纲老师达成了合作协议,以后大家在使用高德地图导航功能时,就可以听着郭老师的声音快乐出行了,尤其体现在高德最新发布的公交导航过程中;永福也通过这次合作,向郭老师学习,过了一把相声瘾。
观察
当下各家匿名社交开发者都在不断地寻求细分市场的新玩法,当逐渐将匿名社交所带来的天生争议性降到最低,通过内容过滤和引导逐渐将其变为更具积极意义的产品时,匿名社交的“春天”才会真正的到来。
观察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