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火了,为何掌门人却被带走了?

跨境
2014
12/05
11:43
邹玲
分享
评论

7月31日晚,财新网发布消息称,从多个渠道证实,央视纪录频道(CCTV-9)总监刘文于7月30日被带走。传刘文在纪录片采购和制作上有经济问题。

7月31日晚,财新网发布消息称,从多个渠道证实,央视纪录频道(CCTV-9)总监刘文于7月30日被带走。传刘文在纪录片采购和制作上有经济问题。

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国》陈晓卿是总导演,刘文则是总制片人。央视纪录频道于2011年1月正式开通,国内覆盖人群超过9亿。刘文自央视纪录频道创立时即担任频道总监。

在刘文的掌管下,纪录频道取得了巨大成功。2013年1月刘文接受《综艺报》采访时透露,频道第二年即开始盈利,远远超过开播前三到五年实现盈利的预期。2012年在只播出品牌广告和宣传广告的前提下,频道广告收入超过2亿元;2013年广告招标频道刊例价超过3亿元,再加上单独招标的两项 纪录频道战略合作伙伴和《舌尖上的中国2》的合作伙伴招标额超过1亿元,2013年纪录频道的广告收入预计超过4亿元。

刘文为何会被带走?在我跟陈晓卿关于《舌尖》的采访中,陈晓卿也透露了关于体制的无奈:比如《舌尖》系列取得的巨大成功,跟他个人一点关系也没有, 我还是拿我那份工资。 但是麻烦却比以前增大了几十倍, 我比以前更烦了。 陈晓卿透露,《舌尖2》是每周都要等台里的无数修改意见,要参加大大小小各种会议, 比起拍摄的工作量,沟通的成本要增加很多很多。

一名导演能有如此多桎梏,而身为记录频道的总监刘文肯定能感受到更多压力。本来在他的构想中, 重建纪录片黄金时代 的梦想是循序渐进的:先搭建一个国家级平台;聚拢一批专业化队伍;再建立包括选题、生产流程、定价等在内的一系列行业标准;最后是吸引广告的大量投放。而现在,《舌尖2》证明纪录片还将可能撬动巨大的O2O市场。

而如今,随着刘文被带走,刚刚从沉睡中启动的纪录片市场,未来将会如何?我们都等待着答案。

以下是来自我对《舌尖》的深度报道,并试图解释纪录片市场是如何被商业唤醒的:

毫无疑问,《舌尖上的中国》创造了纪录片的纪录。

按照央视纪录片频道总监刘文的说法,《舌尖2》在全国上星频道的所有节目当中,超越了同时段的电视剧、综艺节目,成为收视率第一名。不仅在国内六大视频网站的点击率接近2亿次,在新浪微博每到周五晚上21点首播时,中国平均每20个微博活跃用户,就会发出一条与《舌尖2》相关的微博。在淘宝、天猫上,《舌尖2》中出现的小吃,销量会激增至几十倍。

热钱也几乎是一夜之间涌向了这个寂寞已久的行业, 每天都有很多客户和投资人来找我,希望我能拍一部《舌尖上的XX》。 某纪录片频道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家》。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最主要推动者和策划人,陈晓卿早就在业界享有盛名,《森林之歌》、《龙脊》等纪录片让他成为 行业舵主 ,但他真正名满天下,是从《舌尖上的中国1》开始,至《舌尖2》大成。他把纪录片的商业价值,做到了跟一档热门综艺节目可相媲美的地步。

比第一部的回报涨了20倍。 他面对《中国企业家》,并不回避商业上的巨大价值, 哪是过亿呀? 他挥了挥手,似乎觉得 过亿 的传言格局太小, 早就好几亿了。

但是,增长20倍、好几亿的商业回报,以及视频网站接近2亿次的点击率,这样被圈内人称为 足以载入史册 的成功,陈晓卿并没觉得太大的喜悦。而商业成功的另一面是,《舌尖2》受到了网友众多吐槽,指责质量上的下降,以及过于商业化的倾向。

跟过去相比,你现在的生活有变化吗?

比以前更烦了。 陈晓卿说, 我已经50岁,我想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跟老天爷抢时间

北京西二环边上一个不起眼的居民楼里,几栋灰色建筑被楼下的小花园隔开,显得有些孤单。在这个不大的小区,几乎随便一打听就有人知道我要问的去处 《舌尖2》栏目组。门口的保安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替我告诉他们,《舌尖》我们全家人都很喜欢。

电梯上到16楼,大门敞开的一个三居室,正对门口的桌子上放了一台不到40寸的显示器,简单几把椅子摆在客厅中间,乍一看不过是最普通的居家环境,如果不是电脑屏幕上正在播放着《舌尖2》第三集《时节》,你恐怕很难想象这就是当下最热门的纪录片看片会,比我去过的任何一个电影看片会都要简陋。

节目播到一半, 他们 来了。平头,短发,黝黑的肤色,衬托得眼睛格外发亮。挎着一个双肩包,陈晓卿就这么走了进来。作为央视纪录片频道的项目运营部主任,也是《舌尖》系列总导演,他一般都会扮演 开局 角色,但这一次,他极力推出身边的分集导演。 这一位,北京大学的高材生,也是《时节》的导演,胡博,我们都欺负她,让她去拍了最难拍的一集,她展现了超乎常人的勇气和耐心,导致现在还待字闺中。 全场大笑。

这是陈晓卿为数不多的享受时刻。一边 埋汰 身边共同作战的队友们,一边退后三步,打量着大家专心观看电视的表情,并期待他们发出吞咽口水的声音。简陋 看片室 旁边就是导演和编导们的宿舍,甚至还分男生和女生宿舍。跟《舌尖1》最大的不同,是《舌尖2》制作团队是陈晓卿一手搭建,全部为80后。 那都不叫合作,他们就是跟着我干。 陈晓卿言简意赅。每周中的一天,在这个不大的看片室里,陈晓卿都会跟分集导演们一起出现,跟媒体一起看片,或是接受各种采访。在现场,分集导演们扮演了主角,而陈晓卿通常只是在一边旁听,或者适时地插上点评。

《舌尖2》一共调研了500多个城市,最终呈现在电视面前的,是150多个。《时节》导演胡博要表现一年二十四节气和中国人的食物关系,就必须花费至少一年时间。而相较于《舌尖1》团队的丰富阅历和经验,胡博对于组织户外拍摄的经验尚浅。比如她在拍雪山时,想要表现细腻的雪花,所以带了非常昂贵的摄影设备,结果发现 太重了,一个摄影机需要6个人,而且还要扛上雪山。

这台设备叫SONY9000。 一旁的陈晓卿忍不住插话, 当时我并不建议他们带,但摄影师坚持,因为对摄影师来说,能用9000简直是,疯掉了。 陈晓卿用了个夸张的动作表示。

《舌尖2》没有外界传说中 3000万 的制作经费,按陈晓卿的话说, 三分之一都不到。 但困难一点也没减少。

对于一个纪录片来说,调研的时间至少要是拍摄的两倍,但要拍时节,基本是一直在跟老天爷抢时间,而老天爷是一直在调戏他们。 陈晓卿说,胡博和摄影师去千岛湖拍鱼的洄游,因为天气的冷暖不定,拍了两次都没有拍到,而最后珍贵的千岛湖镜头只用了15秒。

如果让人感觉到肉食者鄙

拍纪录片是一件苦差事。居无定所,行程艰辛,结果未知。这对于陈晓卿来说,并非只是辛苦。

我有时候特别羡慕他们(分集导演),扛着摄像机出去走,多幸福埃 在看片会隔壁的房间,陈晓卿往背后的椅子一靠,发出一声叹息。 你知道我现在是什么状态? 他伸出手比划, 像《舌尖2》的工作,只占了我平常工作的八分之一。

多年来,陈晓卿一直做纪录片。他从2002年开始就跟央视报了 舌尖 这个选题,可是因为没有经费被一再拖延。直到2011年,央视成立了纪录片频道,这是频道成立之后陈晓卿自主申报的第一个选题。

在《舌尖》之前,陈晓卿曾拍摄过另外一部美食的纪录片《味道中国》,这个节目曾于2003年春节期间在央视播出,但远未引起像现在这样的轰动。《舌尖》是怎么捕捉到市场的流行密码的?

这里面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因。 上海纪录片频道广告负责人程峰告诉《中国企业家》,在他看来, 舌尖 系列的火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是选取的题材。 美食 就像是选秀节目中的 通俗歌手 ,最容易面向大众传播。第二,是拍摄的角度。 如果说之前的美食片是工具,就像说明文一样,告诉你食物的结构和功能,你看完不会留下太多印象。而《舌尖》是抒情文,有乡愁、有情怀,能触发观众的共鸣。 第三,是央视的播出平台。 这是第一次,央视拿出了一套的晚间黄金时段(晚上十点)给一部纪录片,这种平台上的资源效应是巨大的。

立项获批后,在2011年4月,陈晓卿从纪录频道之外请来四位导演,拟作为主创团队。这与纪录频道投资的大多数纪录片不同,那些是由央视之外的制作商通过竞标来完成,而《舌尖上的中国》,是由纪录频道的运营团队把持整体方向,控制成本预算,统领外聘人员完成制作。任长箴就是这时候走进了 舌尖 ,成为第一部的执行总导演。

就像电影《十三罗汉》一样,任长箴找到了央视 体制外 另外几名才华和经验均属上乘的合作伙伴,原《人物》编导闫大众、你没有听说过的纪录片 头脑级人物 陈爵,几个背景各不相同的人加入到了这个团队,他们共同的价值观,是展现 食物和人的关系 。

在《舌尖1》取得了 空前 胜利后,他们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甚至《舌尖2》,再也看不到这群中年人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几乎全部来自央视团队的年轻面孔, 一个熟悉的面孔也没有了。 有熟悉《舌尖1》主创的摄影师感叹。

在拍摄《舌尖1》的时候,陈晓卿跟任长箴发生过不少冲突。例如,对于有一些看似偏离 主线 的镜头,比如灾难、苦痛时,陈晓卿就会亲自 删掉 ,因此双方合作并不太顺利。

你选择说什么,不选择说什么,背后站的是你自己的价值观。 陈晓卿说, 我在央视上班,拿的是央视的工资,那我就要考虑央视的平台能做到最大的,是什么。 在这样思考方式的背后,《舌尖2》始终坚持了 食物 与 人 的主线,把一些现象很克制地呈现出来,而删除的,是不希望被呈现的真实痛苦,陈晓卿称之为 绝望 。

因为选择了纪录片拍摄的工作方式,陈晓卿见到了太多中国底层社会的现实,他更希望表现一种在极端环境下,人所体现出来的坚韧和坚强。陈晓卿曾经跟一个分集导演说, 你拍的故事非常非常好,但是我接到的任务,是拍一部美食纪录片。你如果让我感觉到 肉食者鄙 ,可能就跟这个出发点相违背。

纪录片告别寂寞

现在,随着《舌尖》的走红,一个更大的市场启动了。

一位投资人告诉《中国企业家》,他正在推动优秀的内容团队和电商合作,制作下一个 舌尖 系列, 比如优酷完全可以做一个这样的自制节目,在新媒体的平台上,最容易和电商结合。 在这位投资人看来,《舌尖2》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内容平台做O2O的商业模式。

而程峰也认为, 纪录片传统的硬广形式会有很大一部分被整合营销所颠覆。 以《舌尖》为例,在第二季上线之前,央视纪录频道跟天猫、我买网、1号店等电商平台也达成了合作,节目内容为电商导入了巨大流量。据统计,第一集《脚步》播出时,贵州鱼酱厂的一年存货都卖光了,四川腊肉7天卖出1万份,臭豆腐销量增至750份,空心挂面两天卖了1156份。节目中出现的西藏蜂蜜、浙江跳跳鱼、贵州稻花鱼、四川腊肠都成了热卖品。例如 跳跳鱼 ,在首播当天和翌日在百度的搜索量从原来的每天约400次大幅增加至1.3万多次。

在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的构想中, 重建纪录片黄金时代 的梦想是循序渐进的:先搭建一个国家级平台;聚拢一批专业化队伍;再建立包括选题、生产流程、定价等在内的一系列行业标准;最后是吸引广告的大量投放。而现在,《舌尖2》证明纪录片还将可能撬动巨大的O2O市场。

原本对于食品行业来说,做O2O的营销很难,因为太散。 一名电商行业人士对《中国企业家》表示,而在某种程度上,《舌尖2》扮演了一个O2O平台的角色,通过内容的方式将 爆款 食物一网打尽,这将会成为纪录片新的盈利增长点。

程峰现在也在尝试在上海纪实频道,用 整合营销 的思路来重新定位纪录片,他告诉记者,过去纪录片只能通过广告盈利,因为播出都在非黄金时段,广告收入很微薄,这也限制了中国纪录片的质量。而现在, 我们完全可以为有需求的广告客户定制纪录片。而直接跟电商的结合,可以让广告主看到纪录片有直接转化为销售行为的潜力。 现在,他已经接到慕名而来的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客户的订单,要求定制化生产纪录片。

在发现《舌尖2》创下了和热播剧《宫锁连城》百度搜索量接近的纪录后,业界再一次被点燃了热情。

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纪录片产业数据报告称,纪录片院线票房连年暴增,2013年中国全年纪录电影票房2146万元,比2012年的130万元增长了18倍。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纪录片不应该再寂寞》。 程峰说,在现有的电视市场格局下,娱乐节目已经占据了很多年的风光,占据整个市场80%到90%的比例,是不正常的,纪录片的走红是一种正常市场的回归。

有一个八卦的问题我忍不住抛给了陈晓卿, 舌尖系列的巨大成功,你是不是获得了更多的经济利益?

没有, 他迅速地回答我, 《舌尖》是央视的,属于央视这个平台,我们只是拿我们分内的工资。

但是, 他顿了一顿, 纪录片最大的幸福不是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那一个瞬间,那是大自然对最勤劳的人的馈赠。

---------------------------

首席娱乐官【ID:yuleguan001】

你混娱乐圈吗?你混商业圈吗?都混呢!我们的B格追求:用商业的视角看娱乐,用娱乐的精神看商业。

这里是有趣、有料、有态度的娱乐产业第一垂直媒体平台,报道产业、服务精英。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您就是未来的 首席娱乐官 。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舌尖 掌门人 被带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好久不看亦舒的小说,一是经典的已经看的烂熟于心,二是太多人说她的新作越来越流俗。但是,师太毕竟还是师太,身中其毒的人,比如是我,看到这篇小说,仍然难免,一边心中感慨,一边又似打了鸡血般的想出家门冲锋陷阵了。 亦师太,永远是都市奋斗女郎甜蜜又
跨境
昨天一个订阅了本号的朋友在大叔后台留言:“大叔在干嘛啊,好几天没推送了,每天都想听听你吹牛逼”。大叔看了差点感动的落泪,没想到还真有人惦记着。大叔最近确实有些忙,虽然没空自己写原创,但大叔关注的订阅号超过300个,每天都会搜集我认为值得向你推荐的好文章。比如下面这一篇文章,有点长,很实用。
跨境
美国版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黑色星期五即将在今年11月25日拉开帷幕,随之而来的网络星期一也将在11月28日正式上线。许多跨境电商卖家早已摩拳擦掌,期待在一年一度的购物旺季中大展身手和实现爆单大卖。
跨境
2021年5月20日北美电商巨头新蛋Newegg全球CEO邹果庆正式宣布,公司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成为美国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定名为Newegg Commerce Inc.,其股票代码为NEGG。
跨境
在宣传总书记系列讲话和重要活动方面,一是推出总书记视频集,整合央视新闻联播等节目有关总书记的内容,分别在央视网PC端、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影音等多种传播途径推送呈现;二是升级“给总书记捎句心里话”互动专栏,一方面策划原创报道,例如“习大大的微博微信情节”等推出的曾被网友广泛点赞,另一方面,不断在论坛抛设相关话题,引导网民讨论留言。
跨境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