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过去了,让我们再来聊聊柴静

观察
2015
03/09
10:21
万能的大叔
分享
评论

短短24小时,视频在视频网站的总体播放量就破1.1亿。这个事件的影响力,相信不需要大叔赘述,这也是近期唯一一个不需要百度指数、微博或微信等社交平台数据来支持“影响力...

一周过去了,聊聊柴静。

上周六,柴静带着《穹顶之下》重出江湖。作为前央视记者,她自费100万拍了这样一部有关雾霾的片子。

短短24小时,视频在视频网站的总体播放量就破1.1亿。这个事件的影响力,相信不需要大叔赘述,这也是近期唯一一个不需要百度指数、微博或微信等社交平台数据来支持 影响力 的事件,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事,但似乎元宵节北京的爆竹声,又很残酷地让我们从网络世界回到现实。

本周一,因为柴静的这部片子,14只环保股逆市涨停,环保概念股大涨8%,远远超过央行降息的消息对股市的影响。由此, 柴静概念股 的名词诞生。如果不是由于众(xuan)所(chuan)周(tong)知(zhi)的原因,大叔预测,柴静和《穹顶之下》的讨论量和视频播放量将会成为一个公共事件影响力的里程碑,很遗憾,短短一周,这部影片已经被 封存 。

大叔在视频首发当晚,抛出一个观点,这很可能是官方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在影响力上的一次分水岭。后来包括@传媒大观察、@传媒圈和@蓝鲸众多自媒体订阅号甚至报纸媒体都引用了这个观点,但都不约而同地没有提这是大叔说的,这也无妨,想必他们是基本认同了。

但令大叔没有料到的是,还有不少人不认同,他们的理由是 柴静不是自媒体 。也就是说,柴静事件的影响力确实不小,但这不是自媒体的 胜利 。

先来看看他们的论据。

1、自媒体应该是一个人干的,不能有一个团队。

质疑者提出,自媒体应该属于个人,而罗振宇、吴晓波、柴静们与一个人时不时在微博微信上写点东西的普通自媒体相比,就像企业与个体户的区别。罗振宇吴晓波柴静们事实上已是一家媒体机构。所以,柴静们并不是自媒体。

2、柴静有央视背景,甚至有上层授意。

质疑者的观点是,柴静在央视多年的媒体经历,让她能够轻而易举地接触到我们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的人群,背后的制作团队也都是精英部队,包括老罗在内。更有人认为,她在两会前夕发这样一个视频,包括人民网在内的众多官媒集体追捧,是受到了高层的授意,并预测这是利益集团斗争的 前戏 。

3、柴静的成功,自媒体根本无法复制。

质疑者认为,柴静的成功,有其个人的名气、央视背景、强大幕后制作团队等多方面因素考虑,自媒体是无法复制这样的成功,更别说超越。

4、柴静不是自媒体,而是新媒体。

大叔谈谈自己的看法。

其实第一个问题,大叔不想回答,定义要与时俱进,硬性说自媒体必须是一个人有些 无理取闹 ,而且自媒体越做越大,一定会走向团队化运作。大叔记得青龙老贼曾经说过一个观点,未来没有人会在讨论自媒体,因为人人都是自媒体。现在来看,这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大叔猜测,质疑者心中的疑问是,如果都是 团队作战 ,那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区别是什么?

大叔举几个例子。比如传统媒体出版或播出时,都会写明 本台(本刊)记者*** ,这其实代表三层含义:1、这是本台(刊)的记者,不是其他台(刊)。2、这是本台的立场,因为大叔只见过比如 嘉宾观点不代表本台(刊)立场 的字样,而从未见过 记者观点不代表本台(刊)立场 。3、有问题请找本台(刊),别找记者,这就是为什么新上任的环保局长在开第一个新闻发布会时,对外说他给柴静发了一条短信,而不是给某个媒体。

大叔认为,如果你不是一个有严格审稿制度的组织,不需要负责人要有党政和行政级别,也不用每天按照宣传通知行事,你就是自媒体。

再说第二个问题,有关柴静的央视背景。大叔认为,完全没必要把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割裂,柴静为什么不能拿自己在央视得到的 养分 施到自媒体这块 肥土地 上呢?我们总是带着有色的眼镜,希望看到一个默默无闻的IT程序猿突然因为写了几篇有影响力的文章,终于为自媒体正了名,难道这样的文章与其个人经历(包括工作经历)无关?

那么,一个自媒体如何才能复制柴静的成功呢?大叔觉得你完全不必奢求这个事,这就好比你是一个围棋初段选手,非要天天想着战胜一个九段的围棋高手,未来,能超越柴静的人有吗?肯定有,但肯定不是大叔。

至于自媒体和新媒体的区别,大叔认为,新媒体指的是渠道和平台更多样,而自媒体则更强调传播内容的主体和制作者。不少观点认为,自媒体这个观点根本不新,还是那批人,只不过他们之前叫微博主、博客主、专栏作者、站长等。大叔并不认同此观点,理由很简单,人可能没变,毕竟目前还没有智能机器人,但大环境变了,以前有台式电脑的都是高收入群体,以前没有智能手机,以前没有微信,以前没有口碑,营销就是砸广告,如今的社交网络再也没有比 分享 更重要的事,这可能就是雷军说的 站在风口上的猪也会飞 。

柴静显然不是猪,但她就站在风口上,其实,你也在。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柴静 自媒体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直播、网红、内容创业、IP……回顾整个上半年,各种新词热词纷纷涌现,叫人应接不暇。
观察
日前,一则檄文直指亚马逊,引发了行业热议。到底是阅读器更适合用户还是客户端更有前景,一时众说纷纭。而我们不可忽视的是,亚马逊在2014年推出的Fire Phone智能手机销售惨淡,Kindle销量下滑,而不久前亚马逊又刚刚下线手机钱包应用,如今又被于伤口上撒盐,可谓是流年不利。
观察
2014对阿里来说当然意义非凡。2014年9月19日,八位阿里生态代表同台敲响了阿里上市之钟,当日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除了在资本市场上,阿里以15年时间赢取了一个大满贯;2014,阿里在产业领域里的动作也继续让人眼花缭乱,节奏频密、出击的方向很多、层次复杂。
观察
58赶集的内部磨合已基本结束,未来58赶集集团的重担将交给姚劲波。
观察
但正如此前马云在香港上市遇阻后的反思,若要赢得美国投资者的信任,阿里巴巴也还需要更多的诚意和沟通。不过,华尔街仍然相信,阿里巴巴的上市计划一旦成行,就能够让过去任何一个交易相形见绌。阿里巴巴的上市预期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互联网IPO交易之一。
观察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