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大头马化腾为何总在最低点卖腾讯?

观察
2014
12/05
11:42
谭昊
分享
评论

从腾讯上市以来,马化腾有过几次比较大的减持,但每次都卖在最低点。第一次减持在05年7月份,小马哥在6块钱减持很多,减持之后1年股价却涨了300%;第二次减持在08年10月底...

从腾讯上市以来,马化腾有过几次比较大的减持,但每次都卖在最低点。第一次减持在05年7月份,小马哥在6块钱减持很多,减持之后1年股价却涨了300%;第二次减持在08年10月底,之后09年是大牛市,涨了285% 这意味着什么呢?难道小马哥还不够聪明?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位80后的私募基金经理。

他叫侯安扬,80后,北大毕业,后赴麻省理工,回来后创业成立公司,量化投资。之前我对他了解不多,但几天前看到了一篇他在母校北大的演讲之后,顿有眼前一亮之感。

这期谈谈他的这篇演讲,演讲的主题是关于市场不确定性的本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在演讲中,他从五个方面谈到了市场为什么是不确定的,我认为很精辟。

第一个不确定性:未来的路径难以预测。

安扬举了两个很有意思的真实故事作为对比。

第一个是王微与土豆网的故事。王微在05年创办了土豆网,比优酷早。但最终优酷把土豆合并了。事后去检验整个过程,会发现一件小事影响了中国视频网站的竞争格局。这件事情就是王微和他前妻离婚。

咳咳,王微同学,看到这段请不要生气哦,故事不是我讲的。

第二个是王石与万科的故事。

王石1999年2月辞去总经理职务,任万科董事长。他去年被曝出与田朴珺在一起,随后传出与相处几十年的前妻离婚的消息。但至少从目前来看,王石这件事情对万科的经营没有影响。

看起来差不多的剧情,导致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这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

第二个不确定性: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市场行为不一致。

安扬举了亚马逊[微博]的例子。亚马逊1997年上市,股价从当时的2美元涨到2000年的100美元,然后再跌回去,到2001年就跌到了7块钱。这是个完整的泡沫产生和破灭的过程。

但是,到了2013年,亚马逊股价已经超过300块,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

理性和非理性,其实远非绝对,受观察周期的影响很大。

第三个不确定性:在未来存在着永远都没法知道的事情,而它们对市场产生了影响。

典型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黑天鹅事件了。比如汶川地震对股市的冲击,比如温州动车事件对高铁板块的冲击等等。

第四个不确定性在于:当下的确定性无法完全决定未来的确定性。

这是个更有意思的故事,关于腾讯的小马哥。

从腾讯2004年上市以来,期间马化腾有过几次比较大的减持,但其实马化腾每次都卖在最低点。

第一次减持在05年7月份,小马哥在6块钱减持很多,减持之后1年股价却涨了300%;第二次减持在08年10月底,之后09年是大牛市,涨了285%。第三次减持在2011年156块的时侯,因为马化腾和投行对赌失败被迫减持,60块钱卖了,当时股价是160块,一年后涨了15%到了190块。而现在腾讯的股价是400块左右。

马化腾卖腾讯,居然每次都卖在最低点,这意味着什么呢?难道小马哥还不够聪明?

这意味着,你即使做到极致了解全部的过去信息,或者说在所有人中你知道的最多,也不一定能判断未来的走向。

第五个不确定性:市场是动态的,进化的。

在五点不确定性里面,这一条才是最可怕的。

因为这意味着,今天确定的事情,明天可能就不确定了。正如我之前的专栏所写的,任何一个模型都可能老化,这也是做量化投资最大的挑战。

至于如何应对这五大像影子一样无处不在的不确定性,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展开了。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谭昊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马化腾 抛售股份 私募基金 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虽然80后已经开始步入中年,90后已经走入社会,二次元文化所占据的空间比以前开阔了很多,但终归还是一个亚文化领域,并不适合用泛用手段来经营。相较其他人群,这里的用户天然就是一批竞争对手的屏障,这里更适合精准定位用户深耕细作,这里更适合体验型游戏而非数值型有戏,这里更适合有爱的人耐心挖掘属于他的金矿。
观察
什么是B端?除了C端,都是B端。现在把所有的B端都叫B2B,我认为是有问题的。
观察
百度轻舟计划已经出来了,目的很明确,提升百度在移动端的影响力,初步删除PC端的网页,加强移动站的网页权重吗,该计划要实现的目标是移动搜索达到百分百移动化
观察
很有意思的是,据我所知,不少阿里的朋友都认为腾讯此举十分“不够仗义”,本该尽释前嫌一起做大互联网金融的蛋糕时,没想到友商却莫名其妙的迈步退让,把支付宝的后背留给了虎视眈眈的传统“恐龙”。
观察
周鸿祎认为电视遥控器=最差的设计这个论断是错误的,并从用户的角度,证明现在那个大笨头遥控器结实、好用,符合用户习惯,并提出真实用户行为这个概念。 不同人有不同的产品理念,此处按不不表,笔者要谈的是遥控器本身。在上面两位论者的眼中,遥控器都是
观察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