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里赴美IPO最大的赢家与输家

观察
2014
12/05
11:42
整编
分享
评论

阿里成功IPO,将成就孙正义成为全球首富,想来这不应当成为评判阿里上市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吧?其实,这位风险投资家既有阿里这样空前的成功套现,也有败走麦城的教训。

阿里赴美IPO,最大的赢家是持股最多的软银,其掌门人是孙正义。而A股市场和内地投资人是否成了最大的输家呢?

随着阿里巴巴向美监管部门正式提交上市申请,围绕阿里上市的种种猜测和议论终于有了定论。但阿里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是否成功,以及上市后的股价变化,将一直是财经媒体的热点话题之一。

阿里的上市申请一经曝光,人们一定会把眼光关注在创始人马云的财富变化上。在刚刚发布的福布斯2014华人富豪榜上,他还进不了前10位。如阿里能在美成功IPO,并获得较高的估值,马云立刻成为全球华人的二富,紧随在首富李嘉诚之后。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会认为马云是此次阿里IPO的赢家,10多年的创业终于修成财富正果,又牢牢把持住了合伙人制。

可是,马云并不是握有阿里最多股份的股东,正如马化腾的腾讯,南非某公司才是腾讯的大股东,而阿里的大股东是软银,二股东是雅虎,此番阿里IPO成功,最大的赢家是持股最多的软银,其掌门人孙正义。

据海外媒体称,当年孙正义给了马云2000万美元,经过10多年马云等合伙人的艰难打拼,以及2亿多内地客户的极力消费,加上阿里的成功上市,成就了这位身高1.50米左右的投资者。这位阿里的真正老大将替代福布斯2014全球首富比尔盖茨,以850亿美元的身价登上全球首富的位置,而比尔盖茨2014年的身价为760亿美元。说白了,目前内地两个姓马的互联网巨头,争来斗去,还不是在为那些大股东们牟利嘛,与大股东的获利相比,两个姓马的并不是大赢家,这与华人首富李嘉诚是说一不二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是完全不同的。

阿里成功IPO,将成就孙正义成为全球首富,想来这不应当成为评判阿里上市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吧?其实,这位风险投资家既有阿里这样空前的成功套现,也有败走麦城的教训。

据海外媒体称,孙正义2003年注资盛大4000万元、2008年给了 人人网 3个多亿元,还投资过分众传媒和完美时空等,都没有带来阿里式的收获,看来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风险和收益是并生的。如此看来阿里IPO是否只有赢家,区别仅在于赢多赢少吗?不然。资本市场总是有赢有输的,阿里IPO也难逃此劫。

阿里在美提交上市申请之际,内地媒体刊发了新华社 创新企业上市必出海,中国内地股市当反思 一文,这篇署名金旼旼的文章写到:最好的中国企业,都成了美国上市公司,不仅仅是阿里,中国目前最好的互联网创新企业在A股市场几乎找不到踪影。

那些国际知名的创新企业大都是在美国上市:百度、新浪、优酷、盛大、携程,这些最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在中国创造利润,却对美国投资者负责,中国市场的发展红利最后变成了美国股民的投资分红。阿里赴美IPO,A股市场和内地投资人是否成了最大的输家呢?

美国股民获取了中国市场的发展红利,难道中国股民就不能获取美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发展红利吗?回答是否定的。美国和全球多数市场并没有对中国股民设卡置垒,苹果、谷歌、脸书等全球领先的创新企业,对中国投资人是开放的,成为它们的股东十分容易,问题在于当前的资本市场并没有给内地投资人提供获取海外发展红利的制度和机遇,这一点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理财周刊)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阿里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日前,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 S -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向美国国会提交报告称,如果美国投资人购买类似阿里巴巴集团(下称“阿里”)一类中国公司的股票将面临“重大风险”,原因就在于VIE结构。
观察
2015年1月21日,对于微信而言,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微信朋友圈开始告别过去的纯净时代,开始投放Feed广告,更多的在于从现在开始,微信从现在开始,已经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一个类似于QQ的发展模式。
观察
【砍柴网推荐】这两年小米已经受过几轮冲击,去年是互联网公司的围剿,今年下半年传统手机公司发力。我自己的观点是,如果他们只是学战术,而没有植入互联网思维的话,效果不大。关于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最近的话
观察
现在很多传统企业在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互联网的转型,但是互联网的核心还是在于人,服务对用户的吸引,不是压缩线下资源,加大线上资源布局就可以的。用户体验,归到根上还是在线下,这是海尔的优势,但是现在海尔却生生斩断了自己的这个优势。
观察
一个1亿活跃用户数的产品比5个1000万的产品值钱4倍,而人人网恰恰做了那5个的生意。8年前,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率先在清华传播引燃校园市场,并从首都高校中开始红遍全国,而在经历了2011年带有中国Facebook的光环
观察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