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入股京东的致命弱点

观察
2014
12/05
11:42
张书乐
分享
评论

腾讯一直以来都不得电商之门而入。入股京东,成为腾讯在目前电子商务格局基本定盘时代的唯一选择。这个选择只有一个考量,即弱者和弱者组合,挑战王者。当然,这个弱者也不...

腾讯入股京东,前段时间借着京东IPO的风炒得火热,但是除了BAT三者大战和感叹腾讯战略布局这种让人看到想吐的结论,再没有什么别的新观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沉淀,本文作者张书乐带我们重新梳理腾讯入股京东,深度揭示两者合作的原因,并对两者的这一资本合作带来的后续影响和将要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为了圆自己的电商梦想,腾讯在自营多年毫无建树的情况下,决定花钱购买。打车大战烧钱,泛滥微信红包,只为了微信支付推广;以4亿美元换取20%大众点评网的股份,目的是接上地气;当人们把目光集中在腾讯的O2O战略之时,2014年3月中旬,腾讯出人意料地宣布,以2.15亿美元收购京东3.5亿多股普通股股份,占上市前在外流通京东普通股的15%,同时,腾讯有权利在京东上市时继续认购5%的股份。

企鹅这是在谋划一个从传统电商到O2O的完整电子商务链条,新闻的关键词只有 花钱 二字。

腾讯京东的 嫁衣神功

腾讯一直以来都不得电商之门而入。入股京东,成为腾讯在目前电子商务格局基本定盘时代的唯一选择。这个选择只有一个考量,即弱者和弱者组合,挑战王者。当然,这个弱者也不能太弱,还必须有一个成熟并为大众所接受的电商平台。

于是,选择范围变得很窄,只有淘宝、当当、亚马逊和京东四家。腾讯能给的只有钱,而前三家都不差钱,唯有京东。

京东属于细分行业内仅次于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但这个老二,无论是和淘宝、天猫,还是当当、亚马逊、卓越相比,京东都是弱者。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十强榜单》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10强及市场份额的状况分别是,1.天猫50.1%,2.京东22.4%,3.苏宁易购4.9%,4.腾讯电商3.1%,5.亚马逊中国2.7%,6.1号店2.6%,7.唯品会2.3%,8.当当网1.4%,9.国美在线0.4%,10.凡客诚品0.2%。要说京东和天猫比是弱者还行,和其他比是弱者有些勉为其难了。毕竟就算京东再弱,他还是市场份额排行第二。甩出后边其他公司好几条街的。

已经递交赴美上市申请的京东,希望引入腾讯作为基石投资者,而腾讯虽然有移动入口,却无电商生态,把京东拉进来就有可能打破坚冰,实现社交巨头对电商市场的渗透和控制。 这是业内对于此次腾讯入股京东的普遍观点,也是一个完美的 嫁衣神功 ,双方各取所需,一秒钟颠覆行业格局,看上去很美。

豪门这碗饭并不好吃

如果说京东比起其他电商巨头来说有何优势,或许就只有它一直引以为傲的自建物流。自有物流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表现出竞争力,在因为物流公司放假,淘宝店发不出货只得纷纷关门的时候,京东做出了除夕不打烊的承诺。

但这个自建物流存在许多Bug。2011年京东就曾宣布其配送团队已达2万人,并计划在2012年达到4万人。而根据招股说明书,截至2013年9月30日,京东快递员数量为1.8万人。加上覆盖面的欠缺,县级城市的空白,以及物流能力的广为诟病,京东的这个特异于其他电商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劣势。即使是节日送货问题,也不过是物流公司们和电商能否达成共识的一个简单任务。

让更加专业的人来运营自己玩不转的项目,则是腾讯的另一个目的,所以将所有电商的包袱甩给京东,让京东去消化和提升,而自己则全心全意为电商导流、导购,这样的组合也近乎完美。

只是,既是两个市场上的弱者,又是两个强势的公司的合作,能否夫妻和谐、举案齐眉,是一个大问题。京东的老大刘强东,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个性之人,能否容忍联姻者的指手画脚,一直都是从古至今,合纵连横成败的关键。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一旦微信不能带来预期的客流,一旦京东成功上市融资,一旦腾讯找到了其他O2O场景,一旦

众多的可能,都难免让这个本来只有利益的婚姻失败。

解不开的移动电商结

即使一切发展顺利,盈利依然还是个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困扰着京东和腾讯,也同样是其他电商的心头大患。特别是想打开移动电商局面的当下。

最大的问题依然是腾讯的社交基因不适合做电商,要想获得盈利,就必须有高转换率,而造成转换率的关键,很多时候取决于服务和顾客到底有多远。

腾讯微信支付的成功普及恰恰就体现了这一点,发红包的火爆恰恰来自于用户收发红包的欲望仅仅需要绑定一个银行卡即可完成,但这只是娱乐层面,就如微信游戏和微信电商的沉浮那样,当我在娱乐,而你在卖东西,多么煞风景。

而腾讯和京东携手,形成了一个 社交+电商+微信支付 的链条,但这个链条有个致命的缺陷,即它是串联的,而不是并联的,也就是说,消费者要走完O2O流程,总要两三步,中间会流失多少?别忘记了,这可是小小移动端,不是可以一口气开几十个窗口的PC端。

同样的问题也在阿里巴巴身上有体现,通过购买高德地图,阿里快速切入LBS,进军移动电商和O2O,但问题在于,阿里在传统电商上无疑是不可动摇的,依靠的也是转换率的短链,即你要的在我都有;但在移动战场上,它一直就只是个打酱油的,通过高德地图,阿里将获得入口,但消化掉高德,并且为本来没有在生活服务导航上下功夫的高德植入阿里现有的生活服务内容,绝不仅仅是一个数据拷贝能解决的,而淘宝的移动端,固有的网购业务如何移动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只是多了点O2O的花絮。

移动电商的梦想,似乎仅仅靠并购,无法得到实现,毕竟这条路至今还没有哪家公司走通了。因此,腾讯+京东的梦之队,到底能不能灌篮,还是简单地做完输血,简单地合并一番,简单地将流量带到京东,继续重复过去腾讯导流给自营电商平台的无效结果,继续简单地做传统电子商务,谋求并不丰厚的盈利可能,都将摆在京东和腾讯面前。

没有新模式,现在的1+1只会小于2。嫁入豪门的京东,看起来很 嗨 ,却也今夜无人入睡。

腾讯目前通过QQ和微信的确积累了不少的用户量,但是如何变现这个问题还是真得好好想想。毕竟在移动端做电商不是容易的事情,用户经过的步骤太多太繁琐就等于宣告了这种模式做电商的失败。(IT时代周刊)

作者张书乐,IT时评人,长期坚持在IT和游戏领域呓语的非权威人士。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腾讯 京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京东、小米、乐视,无疑是当下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的佼佼者。他们抓住互联网红利,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资本和市场追逐的风向标,让长期辛苦经营的传统商家望洋兴叹。
观察
对微信大批封号,有人认为是全国两会后管理更严格,但微信拥有者,中国腾讯公司则称,最近在扫荡利用微信不当销售的用户,而采取封号措施。 但对一些经常发言支持自由主义的微信“自媒体”帐号被封,腾讯尚未提出说明。
观察
最近频繁看到一个词:苹果婊。这个词看起来并不让人感到舒服,因为与之联系在一起的还有绿茶婊。而遍寻网络“苹果婊”这个词的发迹起源之后,我还发现,“苹果婊”这个词并不是在 Apple Watch 发布而新近流行的,而是早已有之,这个词的原意是指在社交媒体上向别人索要苹果新品的女子,这看起来像是继“卖肾”之后又一个因为苹果产品而扭曲价值观的案例。
观察
对付这种风险,美国能够开放市场而以管制为主,因为美国有完善的信用体制背景,而且有完善的压力测试,而中国恰恰缺少这种背景。这就很尴尬。所以监管到了中国这里,就跟美国不一样了。在中国,金融监管都是怎么做的呢?一切都是试。整个中国的金融监管的历史,就是“试着来”
观察
据美国财经网站iposcoop报道,微博将于美国时间4月17日正式挂牌上市。IPO定价区间拟定在每股美国存托股(ADS)17美元至19美元,最高融资额为4 37亿美元。微博确定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代码“WB”,高盛、瑞信、摩根士丹利、Piper Jaffray、China Renaissance承销。
观察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