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消息,近日,上海交通执法总队指出的滴滴平台出现 外省市注册、上海接单 的情况。滴滴昨日回应称,针对该情形,已向市交委作出书面解释,实为黄牛、黑产非法操作,滴滴已在第一时间按照要求向交委提交了通过该途径注册进来的人车清册。
滴滴表示,已向上海市交委作出承诺:按月清查外地黄牛、黑产违规操作滴滴账号情形,并按月向交委提供清查结果。
据《电商之家》了解,本月3日上午,滴滴出行上海分公司领到自2019年7月份以来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开出的第100张罚单,罚款总金额累计达到1000万元。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指出,面对不断加码的处罚,滴滴出行上海分公司不但没有落实监管要求进行整改,反而又被曝出逃避监管的新手段 外省注册、本市接单 。
《电商之家》注意到,上海称得上是滴滴的 伤心地 ,而对于该市所制定的网约车准入标准,亦有不少网友认为过于严苛。此前,南方都市报便以 上海市为网约车制定的 沪人沪牌 是否合理 为话题发起公众投票,结果显示,有多达70.5%网友认为 沪人沪牌 有待商榷。而对该政策表示 大力支持 仅为不到三成。
有多位行业人士表示,网约车需要坚守的是安全底线,而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利用户籍作为网约车司机的准入门槛,属于利用老办法管理新业态,值得商榷,甚至可能会加剧本就突出的出行供需矛盾。
有数据显示,滴滴在上海的41万名司机中,仅不到1万名司机(3%)拥有上海市户口。而结合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交委近期披露的数据,全国每天网约车有2000万订单,按照一辆车平均搭载1.5人来测算,相当于网约车一天要解决近3000万人的出行,在上海,滴滴平台7月的日平均接单车辆数就在54000辆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上海市网约车供需不平衡的现状,滴滴正在考虑使用自动驾驶技术。不久之前,滴滴出行CTO兼自动驾驶公司CEO张博便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 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大幅提升出行安全。滴滴将加快推动自动驾驶载人体验,首站希望是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