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消息,ofo的日子似乎愈发不好过了,继出现用户押金难退的情况后,该公司又面临着供应商讨债的难题。有分析指出,随着压力增多,ofo公司破解困局之路或有可能变得愈发艰难。
顺丰也出现在了催债供应商的名单上。据中国裁判文书网近期披露的信息显示,顺丰在2018 年 10 月以运输合同纠纷为由向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请求冻结ofo公司运营主体东峡大通存款。而上述法院最终裁定冻结被申请人东峡大通在招商银行所设账户的存款人民币1375.06万元。
与此同时,ofo也在新加坡遭遇了窘境。近期有多家媒体报道称,新加坡当地至少有两家公司要求ofo还清超过51.1万美元的物流欠款。其中,SB Express 公司律师已发出了交款通知书。此外,报道还指出,在ofo的新加坡官方Facebook账号下,已有超过170条用户留言要求退款。
这些消息对于本就深陷债务困局的ofo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实际上,从去年8月底被上海凤凰诉至法院起,ofo 被催债 的消息就没有断绝, 仅一个月后,另一供应商百世物流为了索要货物运输款也将该公司诉至法院。而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ofo运营主体目前已被列入多个案件的被执行人,公司名下超过2500万元的资产被列入执行标的。
除了被供应商货款控诉拖延货款外,ofo还面临着用户关于退押金难退的投诉。据21CN聚投诉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11月底,该平台今年共受理ofo公司有效投诉超过2100件,其中,含 押金 关键词的有效投诉共1956件,占投诉总量的92.4%。
押金难退的问题已多次将ofo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2018年年底,关于ofo押金问题的消息频繁见诸报端。其中一则关于 ofo秒退外国人押金 的新闻更是在网络引爆,还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榜。该公司也因此被质疑有区别对待之嫌,引起诸多网友不满。
深陷多重危机的ofo创始人戴威甚至还因此登上了 老赖 名单。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披露的信息,12月4日海淀区法院对东峡大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出了 限制消费令 ,限制该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戴威不得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在近期发布的内部信中,戴威对目前的困局做了分析。他表示, 由于今年年初没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公司一整年都要背负巨大的现金流压力。退还用户押金、支付供应商的欠款、维持公司的运营,1块钱要掰成三块钱花。
而对于ofo目前遭遇的资金压力,有业内人士表示,早期企业忙着跑马圈地导致后期资金跟不上是大部分共享单车企业正在面临的痛点。这意味着,未来企业或需在精细化运营上投入更多精力,才有可能在资本遇冷时安稳度过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