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博被弃,微视就能上位?

业界
2014
12/05
11:43
南冥一鲨
分享
评论

腾讯微博被弃是迟早的事情,马化腾在腾讯微博都已经3个多月没有更新了,一把手对腾讯微博的冷落也预示着其未来的结局。本文的作者从内外两方面分析腾讯微博被弃的原因,认为腾讯微博被边缘化是迟早的事情,取而代之的微视也不要高兴的太早,面对微信和QQ的强势地位,微视也要尽快证明自己。

最近,从腾讯传出消息,腾讯微博启动大调整,其产品运营团队将被整合入腾讯新闻团队,其余部分员工则被分流至腾讯微视团队,只留下部分人员维持日常的基本运营。

在3月21日,笔者曾经撰文预测:腾讯将会放弃微博业务,腾讯借助微信与QQ双轮驱动,依靠游戏、支付和诸多卫星公司的路径日益清晰。4个月后,这个预言成真,腾讯微博果然被腾讯抛弃。

马化腾在腾讯微博上最后更新于4月11日,也已有3个多月没有更新。一把手对腾讯微博的冷落,或许早已预示出腾讯微博未来的结局。

腾讯微博衰落的原因,是因为和新浪微博的差距日渐拉大,而互联网只认第一、没有第二,腾讯内部已经失去了耐心。腾讯微博本应该像新浪微博一样,成为流量导入业务,但随着微信和QQ两大流量平台的形成,腾讯微博甚至需要依靠微信获得流量。在腾讯内部,腾讯微博的定位也日益尴尬,因为QQ空间变得与腾讯微博越来越相似,但显然QQ空间相比腾讯微博更加重要和受到重视,受益于QQ强大的平台,QQ空间在去年底已经达6.25亿月活跃用户,而腾讯微博则没有在财报中披露任何数字。

腾讯微博在内部的尴尬地位也注定了其衰落结局。腾讯整个公司的重心在向移动转移,留给腾讯微博所属的OMG(网络媒体事业群)资源已经不多。在腾讯的2013财报中,对移动着墨最多,如 2013年,我们加速实现服务的移动化及巩固我们在中国市场移动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

2013年中,腾讯进行内部架构调整,撤销MIG(移动互联事业群)下属的无线媒体事业部是一个强烈的信号,预示着之前腾讯将无线当作一个新业务来发展,而现在则将其看作任何业务都需要依托的基础。由此开始,腾讯开始将全部重心转向移动,而移动的重中之重则是围绕微信和QQ两大平台,发展自己的流量池。而IEG(互动娱乐事业群)中的游戏则是利润丰厚的部分,唯有腾讯微博所属的OMG成为边缘业务。

即使在OMG内部,重心也基本放在微视上,腾讯微博变成边缘业务。OMG主要由腾讯新闻、腾讯视频和腾讯微博组成。腾讯新闻由于是媒体,对于腾讯及搜狗、大众点评、京东等具有特殊意义,加之通过微信、QQ等的推送,实现老树开新花。

腾讯微博调整后,微视的地位被强化。根据腾讯科技的报道,腾讯OMG调整后,视频业务将明确划分为 版权合作 、 平台运营 、 产品技术 、 客厅业务 四个部门;腾讯微博产品运营团队将与腾讯新闻团队进行整合,以强化整体社交资讯服务功能。与此同时,腾讯把微视提升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基于目前取得的市场地位及未来发展空间,将在微视运营团队基础上成立微视产品部。

不过,面对微信和QQ的强势地位,微视也需要尽快证明自己。

据腾讯最后一次公布自家微博的数据是在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如果对比此时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表面上的注册用户(高峰期达5.4亿)甚至超过新浪微博(5亿);在活跃用户数上,腾讯微博的1亿也远超新浪微博的不足5000万。但腾讯的数字中的水分欺骗不了自己,通过QQ账户体系可以让腾讯微博的注册用户和活跃用户数超过新浪,但在账户使用率上,腾讯微博却远不及新浪。在互联网圈里只认第一、没有第二的行规中,腾讯微博没有抓住时机,被新浪抢先一步,虽然腾讯的复制能力很强,但依旧是一步晚、步步慢的结局。

作者南冥一鲨,微信公众号:southsharker。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腾讯微博 微视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较之过去的低调,今年亚马逊在中国市场开始了更多发声。显然京东纳斯达克上市拿下400亿美金的市值,对坐在西雅图办公室里的亚马逊高层是不小的刺激。
业界
常言道: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 。11月临近,就在各大电商平台摩拳擦掌,筹备着年度最大的购物狂欢之际,京东超市已通过全渠道零售解决方案、扶农助农等多项措施助力五常大米走向全
业界
饥饿营销日益成为一种流行的网络销售模式。我们可以发现,这一趋势正风靡于国内众多科技产品与领域,尤其是小米手机把饥饿营销运用的巅峰造极。国内的唯品会及UC浏览器同样也在使用这一策略。
业界
距离京东618全球年中购物节越来越近了,各大品牌都在争分夺秒提升自己的销量,在这场持久战中,有太多的精彩瞬间,今日的京东家电排行榜再一次给了我们惊喜。最大的惊喜非格力莫属
业界
移动互联网对生活服务的渗透效应已经日趋凸显,从移动电商到O2O,从移动支付到移动金融等等,都是移动互联网改造人们生活的具体表现。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巨头正在介入该领域,试图从中分一杯羹。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