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外人看微信阅读数公开后的三个影响

业界
2014
12/05
11:43
小牛牛
分享
评论

作为一个非自媒体,其实我不该出来写这篇文章,但或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只有身在局外才能对此次微信公布阅读数看的更加清楚。

对很多坚持做内容的草根号来说,其实影响不大,反而可能因为阅读数被公布而带来新的财源。他们本来就是流量生意,广告主一个比一个精明,没有效果的广告都不会去投放的。此次受影响比较大的当属自媒体,尤其是 号称覆盖上千万用户的某自媒体联盟领袖们,现在在各种大群里面拼命在黄金时段发自己的文章 。当我在微博里面说到这段话时,在微博中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共鸣。

阅读数公开后,对自媒体具体来说主要有三方面影响。

1.很多所谓大号将无所遁形

阅读数被公开一时间自媒体们简直哀鸿遍野,尤其是以科技圈为代表的一类人。在数据公布之前,都是号称自己拥有几十万粉丝,影响了数百万有影响力的人,在不在吹牛,其实之前别人都是不太清楚的,因为微信太过于封闭,后台的数据造假又相当容易。但阅读数被公开后,这些人顿时没办法了,只有几千甚至几百的阅读数,影响力的话,我只能呵呵了。

当然他们还是会不断的狡辩,阅读数没什么意义,我们影响的是最高端的那部分人群。我呸,确实自媒体和那些心灵鸡汤号、草根号没办法比,别人的内容更加适合大众动辄几十万的阅读数很正常。自媒体是专注垂直领域的,相对来说确实比较小众化,但我们也没拿那些草根号和自媒体的微信公众号比阅读数啊,其实大家更多的还是圈内数据的比较。

你说你影响的是最精英的那群人,难道我影响的就不是吗?拜托,大家都是做TMT领域内容的,我的号阅读数更多,这自然说明我更加有影响力。不清楚那些所谓的科技大号自信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2.互联网公关圈的重新一次洗牌

微信公众号的变现模式其实基本上主要还是公关那一套,广点通虽然帮助部分微信公众号实现商业价值,但那毕竟只是极少一部分账号。就算你的账号满足了成为流量主的条件,广点通能为你带来的收入其实也很低。写软文、接广告,动辄一条几千上万元,无疑就成为绝大多数自媒体变现的主要模式。阅读数被公开后,谁的价值更大、宣传效果更好、能辐射的人群更加精准,这些数据都一目了然,在挤掉水份之后,企业能够实现花更少的钱实现更好的效果。

最近有不少自媒体因为阅读数被公开后被啪啪打脸,便开始热衷于自我贴近炒作,并公布了自己在其他平台的一些数据。其实这里有种混淆视听的感觉,诚然自媒体的影响力确实不是只在微信公众号里。在其他各个平台发布的文章也会有阅读数,也能够覆盖到垂直领域的人群。

微信的泡沫不得不说确实已经被挤破了,如果没有微信公众号,其实这群自媒体的商业价值根本就没这么大。记得一年前,大家写稿子都比较认真,就算公关稿也用尽心思,写出来后会被更大平台转载,这样的传播效果作为企业花个8000~10000元,我觉得是相当值的。例如,我写了一篇pr稿,在虎嗅、钛媒体、创事记等平台都发表了,这价值自然很大。

但微信公众号泡沫起来后,这群自媒体开始变得极端没节操起来。写的文章质量越来越差,写完之后随便丢到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面,然后后台PS一个极端恐怖的数据。看,这就是我账号的影响力,但现在恐怕这种泡沫慢慢的应该会破灭了。阅读数公开后,一群自媒体的商业价值将直线下降,而与此同时将有一批新人崛起。公关圈就这样经历一次洗牌了,我想这是很多人喜闻乐见的。因为我们以后就算看pr稿,也会看到的是高质量的稿件。

3.影响力其实就是自媒体的一场笑话

关于自媒体影响力的事情,讨论的人其实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自媒体因为能影响到企业的BOSS,所以公关价值大,但这影响力其实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举个例子,假如我有个账号马化腾关注了,那么不管我的账号有多少粉丝,腾讯的公关都会找我过来发软文,因为公关价值大,但影响力嘛,可能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自媒体吹嘘自己的影响力,其实潜台词就是: 在我这里发软文,你们老大能看到哦!

从微信公众号被折叠后,打开率其实已经大大降低,绝大多数账号都是维持在10%左右。连普通的屌丝都没时间去看微信公众号内容了,更何况那些日理万机每天忙得要死的企业高管,难不成他们每天在公司里面都不用工作了,光刷微信公众号了吗?

如果真要说影响力,其实朋友圈的影响力倒是有的,如果和企业高层双方是朋友关系,你把你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里面,别人是有很大可能刷到的。所以在我看来,微信公众号不如说是朋友圈公众号,自媒体的影响力多大取决于你朋友圈的传播效应。

阅读数的公开让尘归尘土归土,自媒体们神秘的面纱被揭开,大号的虚假繁荣被戳破,对于我来说,终于可以通过阅读数愉快的挑选高质量的账号了。

(注:配图其实是一个彩蛋,我参照自媒体的方法修改代码得出来的效果,是不是这样也意味着我就变成一个大号了呢?)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圈外人 泡沫 公众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618年中大促趋近,各大品牌已进入备战状态。 如何精准定位触达人群,在618流量抢位赛中拿下高地? 如何以精品内容持续吸睛、高效种草拔草? 如何在投放期间灵活调整策略,实时适配市场环境变化?
业界
在物联网触发的哪个市场最有可能诞生新一轮的BAT呢?我的价值观是光“大”不足以成为BAT,想要成为BAT必须身处战略要道。除了时下火热的人工智能、共享经济、XaaS,
业界
治理过度包装、加强跨境电商监管、维护商家经营自主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第四次审议电子商务法草案。四审稿的多处修改内容回应了网购消费者的关切。看点一:电商经营者应履
业界
7月11日是爆款美妆品牌“素野”七周年的生日。在社交电商平台云集微店的大促活动中,“素野多肽赋活修护套装”实现1分钟售罄10万套、销售额近两千万的
业界
唯品会曾明确表明正计划成为中国版的TJX,TJX是美国的名品特卖龙头,也是品牌折扣鼻祖,其模式是线下的折扣连锁店,主要销售服装和家庭时尚低价产品,市值高达近400亿美元。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