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和人类抢工作?这是人类自找的

业界
2014
12/05
11:43
张驰
分享
评论

2020年东京夏季奥运会似乎还有一段时间,不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经开始策划,希望能把此次奥运会办成一届让人印象深刻的奥运会。他的妙招是什么?根据法新社报道,安倍希望在2020年奥运会上为机器人设置一项特殊的比赛项目,把世界各地的机器人汇聚一堂,为他们举办一场比拼技术水平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借助这一推力,日本的机器人产业规模有望扩大3倍,达到2.4万亿日元产值,帮助振兴日本经济。

机器人正在取代人类的工作

奥运会只是体育娱乐活动,而机器人还在真刀真枪地参与另一项人类活动 工作。机器人接替人类进行工作,除了会解放劳动力,还会带来 血与泪 的失业。这一状况令很多人不满,但正在逐渐变成现实。据报道,富士康计划用机器代替工人,以扩大产量满iPhone 6的需求;全球最大的在线零售商亚马逊,其仓库中基本是机器人大军在分配货物。

2013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调查了美国702种工作,并将各工种在未来10到20年被机器取代的可能性分成低、中、高三个等级。结果发现,47%的美国雇员有很高的可能性被机器取代,中度可能性的比例是19%。这意味着66%的美国雇员需要格外担心自己的工作,即便真实数据只有一半,那也相当惊人。

重复性工作风险大

好消息是,被取代可能性较高的工作基本属于重复性、需要稳定环境的工作,比如制造、包装、建筑和清洁工作,机器人只需要进行适当的设定,就能完成的更出色。可能性较小的工作需要创新精神,要大量情感参与和感知微妙的变化,比如律师、科学家、工程师、艺术等,这些工作目前还看不到被机器人替代的曙光。

所以有人提出,人类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从事一些独具创造性的工作,还有一些工作专门从事这种培训活动。对冲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CEO Ray Dalio就开发了一套思维训练的流程,提高员工的认知和情感技能。比较注重创意的皮克斯动画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系统,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抢工作的还是人类自己

然而思维训练的努力是否能奏效还是未知数。据连线杂志报道,过去25年的神经科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是很懒的。社会学家Jack Mezirow曾说过,人类倾向于反对那些与之前的经验相对的理念。这种防御型思维能保护自身的自我形象和世界观,也抵御了创新思维。能够时刻挑战自我的毕竟只是少数人。

而且,虽然是机器人取代了人类的工作,但这只是表象。发明机器的仍是人类,如果将机器人的工作归功于发明者,那可以说是发明者的工作量增加了。如果某天机器人真能像人类一样思考,自己给自己找工作,那才算是 替代 人类吧。另一方面,机器人的应用提升了工作效率,成本减少产量增加,这也是受企业逐利的本性所驱使。

机器人取代的是对人类的意义逐渐减少的工作,也算是 解放 了人类。当然,最理想的状况是,机器人替代人类工作,同时让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人类甚至不需要工作就能生存下去。不过不找其他的事做,又有什么意义呢?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人类 机器人 这是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快递员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为大家提供很多便利。许多女性也加入快递行业,她们的奋斗身影成为快递业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也为城市的发展
业界
对于百度来说,这并不是其与创维的第一次合作。
业界
基于互联网的视频直播可以与社交互动、虚拟现实诸多技术联系起来,与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业务结合起来,它的核心精髓在于让声音和图像都突破了空间限制,将互联网的连接能力又提升了一级,用户可随时随地、更接近真实地获取原本只在现实世界存在的服务。
业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 其中,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推进京津冀协
业界
当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成为经济领域的高频词汇,特别是刚刚召开的20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特别强调,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