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正陷入困境之中。截至11月17日收盘,A股共有12只银行股“破净”,数量上接近2015年8月份“破净潮”时期破净银行股的数量。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银行板块低估明显、性价比过高,后市随着业绩向好及不良率下降,多家“破净”银行股价格将会回升。
具体来看,在这12只“破净”银行股中,交通银行的市净率最低,只有0.68倍;其次为光大银行,只有0.68倍;华夏银行则为0.7倍,中国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农业银行等银行股的市净率也低于1倍。
这其中,最近出现的一只破净股是上海银行。11月16日,上海银行跌停,市净率仅有0.97倍,出现“破净”。有分析称,这或许与当天,上海银行解禁了29.26亿股限售股有关。据悉,上海银行解禁的限售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34.49%,是解禁前公司流通股的3.75倍,同时,解禁涉及的股东数量庞大,多达34649名。
破净股,是指股票的每股市场价格低于每股净资产价格。从长期价值投资分析的角度出发,破净股是一个重点淘金的选股方向,同时随着熊市调整行情的深入,未来的时间里,破净股还会陆续增加。
据了解,银行股可以说是“破净专业户”,多只银行股更是长期处于破净的状态之中。在去年11月16日,破净银行股的数量为11只。
而追溯上一次银行股的破净潮是2015年8月26日,当时市场正处于大调整阶段。2015年沪指的最低点位为8月26日的2850点,当时破净银行股就有13只,而目前有12只,可以说是相当接近。
不过,对于这次银行股陷入“破净潮”,多数业内人士持乐观态度。有分析称,近年来,我国银行的不良率整体处于历史低位,此番银行个股表现不佳,更多是因为市场的部分投资者主观臆测,认为银行的实际不良要超过公布数据,这导致了银行报表公布的不良率不佳。
无论是从市净率还是市盈率的估值来看,银行板块均处在A股所有行业中的最低水平,对比海外同行,板块当前低估明显、性价比较高。在经济向好的逾期下,未来随着银行坏账率下降,利润增速或大幅上升,板块表现仍有超预期可能,当下也正是银行股估值提升的好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