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对乐视系的“1元”笑话不好笑

金融
2017
07/27
01:07
陶凤
分享
评论

银行对于乐视系的“风控”,连乐视的前任们都不肯放过。多名乐视前员工证实,自己的建行信用卡的额度被调整至1元,舆论哗然。建行7月26日回应称,对部分相关客户启动了资信甄别和临时的额度调控措施;目前95%的人已恢复了授信额度。

信用经济里“信用”已经成为居民的“第二张身份证”,尤其是信用卡,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信用额度的调控将极为严重地影响到个人生活,无论调升还是调减都应遵循严格的考核体系,显然一句“你是不是乐视的员工”并不能服众。

即便持卡的消费者为乐视员工,乐视在员工信用卡消费行为中充当担保方的角色,在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的背景下,不有效评估个人情况,银行单方面自行调整额度恐怕也过于简单粗暴,更何况是前员工,乐视公司已经不再充当担保方的角色。

客户工作单位及收入状况,是衡量信用的重要指标,但并非惟一指标。雇主资金链问题固然可能给员工带来还款压力,但现代人的职业并不是从一而终,财产构成也更加丰富多元,工资收入并不是信用的全部构成。

那些具备正常偿还能力、信用卡额度却被调整至1元的乐视员工,如果不是以乐视担保来增信的话,那么建行的单方面违约行为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失信。而不受乐视担保的前员工,被降则有可能涉及侵权了。

银行确实有权调低客户的信用额度。根据相关信用卡领用协议,在甲方资信情况或还款能力出现重大变化,足以影响甲方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的情况下,可以降低额度。但是重大变化是否“足以”影响甲方还款能力却需要银行给出具有信服力的评估认证。

银行评估授信与持卡人职业收入、财产状况、用卡历史、还款记录综合相关。先调控再甄别的做法,并不符合信用经济里的契约精神。额度调控需要纳入法律等公共治理的视野范围,也需要有公开公正的约束机制。

消费者的失信行为受到银行的密切追踪,而违约责任也有严格的惩治规则。相比之下,对于银行等授信机构的监督反倒常常成为被忽视的地带。

此次临时调控客户的95%,另外尚有5%的客户还在进一步甄别之中。在大数据技术日臻成熟、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的今天,银行甄别客户信用状况具备技术保障,但如何割除简单粗暴的懒政思维和暴露的监管漏洞却不容忽视。

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行业竞争如此激烈,银行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如何提升服务意识不仅关系着客户的消费体验,更关乎银行在金融市场的生存与发展。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彭蕾将卸任蚂蚁金服董事长,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将兼任董事长一职。
金融
8月7日消息,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与Vanguard共同发起的合资公司公募基金投顾试点业务有望很快获批。这或是得益于国务院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11条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措
金融
五一小长假,是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线上线下血拼购物,又或是约上好友组饭局刷电影 不知不觉,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已与消费紧密相连。国家统计局2019年年初发布的显示,2018年
金融
LC连亏八季度,趣店缩水近七成。
金融
6月22日消息,亿邦动力获悉,表示,公司将2019年净利润目标上调为调整后净利润45亿元人民币,相较2018年12月13日公布的3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目标,上浮近30%。表示,公司基于目前强劲的业
金融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