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O2O,新一轮大战转为“质量战”

创业
2016
01/05
08:30
纵索科技
分享
评论

\

近日有公开资料显示,饿了么获阿里12.5亿美元融资,而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新美大最新一轮融资为28亿美元,至此,新美大、饿了么+口碑、百度外卖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外卖O2O市场也即将拉开新的序幕。

餐饮O2O市场再次打响战争

11月18日,美团外卖LOGO变更为一只袋鼠,正式宣布品牌升级,并提出超市、水果、鲜花等品类的扩张策略。美团大众点评完成“联姻”以后,新美大瞄准用户刚需决策环节,将用户到店后的真实消费场景从线下搬到线上,大众点评推出点菜系统,这也是新美大在市场打出的第一张牌。

这也许是一张较为成功的牌。对消费者来说,用户在选好餐厅以后,依然会遇到点菜、选菜难的痛点,而推荐菜品的功能对于消费者的决策实际上作用并不是很大,而大众点评推出的“点菜”则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消费者在开通了大众点评“点菜”功能的餐厅,通过在商户页中选择菜品,并点菜下单,完成支付。

在推出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开通“点菜”功能的餐厅下单率增加20%,对用户来说,点菜时间也大大得到提升。那么对商户来说,节约了餐厅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翻台率的同时,对菜品也能实现精准的预期营销。

对新美大而言,点菜或将是颠覆团购的一个重要砝码,它很好的解决了消费者到店前的决策,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到店后的各种体验环节,以此形成O2O服务闭环,对后期在外卖方面的发展也能提供一个积累用户的渠道。

美团的优势在于对服务链前端的资源布局,大众积累多年,在服务链后端优势比较明显,两者结合,在餐饮这条产业链上能形成完整的服务闭环。

如果饿了么接受阿里12.5亿美元的投资最后落实的话,对饿了么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竞争优势,根据易观智库11月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饿了么以33.6%的份额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

去年年以来,饿了么除了在C端的外卖交易,在供应链B2B平台也搭建起了即时配送,形成了以即时配送平台为基础,以交易平台为核心,向上下游进军的外卖O2O生态,据悉,目前为止,饿了么即时配送平台日处理订单超过100万单,是国内最大的即时配送平台。

百度外卖近来势头相当猛,今年7月,百度宣布获得2.5亿美元融资,此后,百度外卖又获味千拉面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和Hina、Hanking的共同投资的6000万美金;此次百度外卖融资预计将在2016年一季度完成。据悉,将会有40%的融资资金用于外卖平台建设,其余各20%将用于产品研发、品类拓展和市场推广。

“从融资方面来说,新美大和饿了么目前来说都找到了归属,在外卖方面,百度外卖依靠百度也是不愁资金的,口碑外卖凭借亲爹阿里也不会差钱,只是相比前面三个,口碑外卖复出的时间尚短,目前还处于弱势地位,短时间内要实现超越也是有点困难,不过优势也是很明显的,主要是支付优势和流量入口;加上此次阿里投资饿了么,对其自身外卖领域的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纵索科技负责人王总认为。

从“价格战”转为“质量战”

有数据显示,餐饮行业线下市场的规模超3万亿,而现有餐饮O2O平台的交易额只有1500亿,餐饮市场空间依然有待挖掘。而随着餐饮O2O市场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新的大战也将一触即发。

外卖作为高频行业,对于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来说,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入口。烧钱是避免不了的,然而烧钱并不是长久之计,尤其是资本寒冬之际,从各大平台之间的并购或者合作也可以看出,过度的“价格战”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

从目前餐饮市场的情况来看,各大外卖平台之间的补贴在逐渐减少,外卖O2O补贴烧钱的阶段不再成为主流,外卖市场“跑马圈地”的局面逐渐转向“精耕细作”,餐饮质量和服务成为被消费者认可的标准,只有能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平台,才会拥有用户的强粘性。如专注中高端外卖的“小鸭哥”、“麻辣诱惑”;垂直模式外卖平台“”hi捞送、“黄太吉”;自助模式的“乐栈”、“三全鲜食”等等。

在经历过烧钱阶段以后,餐饮O2O平台需要依靠口碑获得长远发展,而未来的餐饮战争,也必将是靠服务质量来获得消费者认可。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餐饮 O2O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告诉大家公司的愿景和战略为什么对你、对他们、对用户和投资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在这里面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创业
我并不是在怂恿大家去创业,而是让大家明白创业的路上是什么样,不要以为自己工作一段时间就说我对这家公司已经了解了,我也可以干,其实真正的背后往往会死的很惨。很多创业者都不如打工的高管,你是不是后悔当初创业了呢?
创业
小伙伴们在创业前最好郑重的审视下自己,或者给自己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因为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创业的,有的人善于管理,有的人善于业务,有的人工于心计,找合伙人是为了取长补短,补齐“木桶原理”中的那块儿短板,你的团队就会有无限力量。
创业
科技新闻看多了容易有一种错觉:成功来得太容易。十几到几十个人的创业团队,成立几年后动辄获得几千万美元投资、估值上亿美元。比如当年的 Instagram、最近风声水起的 Slack、Uber、Airbnb 等等。
创业
当你不断扩建公司的时候,招聘一些比你聪明的人,一开始你会感到有些可怕,但是最终你会解放出来。
创业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