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仅有智商,还将感受人类情感

精选
2016
02/13
10:42
李玮
分享
评论

《福布斯》杂志近期刊文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设备不仅可以完成逻辑思考,还将出现类似人类的情感。

以下为文章全文:

当我们说某人很有心时,我们的真实意思是什么?我认为,我们是想说他很有同情心。同情心意味着理解他人的情绪,想象他人的体验。同情心并不是为某人高兴或悲伤,而是分担他人的高兴或悲伤之情。

我们认为,情绪是人类的品质,是人际关系的一部分。对于宠物和个人物品,人们有时也会有这样的情感。那么,人造物品是否有可能以人类的方式响应及回应我们的情绪?

科幻小说作者一直认为,随着技术发展,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小。在1982年电影《银翼杀手》中,主角德卡德需要用13个精心设计的问题去辨认蕾切尔是否是“复制人”。近期的几部电影,例如《机械姬》,也讨论了人工智能识别及模拟人类情绪的可能性。这些电影留下了开放的问题,即人工智能能否体验人类的情绪。我认为,研究人员设计出真正能体验情绪的软件还要数十年时间。

某些用户界面已可以识别人类情绪,准确理解人类的精神状态。基于这样的信息,计算机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例如语言和手势,并模拟人类情绪。

微软东亚应用和服务集团近期介绍了Xiaoice人工智能的测试结果。Xiaoice集成了智商和情商元素,而微软的“情绪计算”技术似乎可以判断数百万人的情绪水平。此外,包括安迪·鲁宾(Andy Rubin)的Playground Global在内,许多商业孵化器正尝试孵化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我们将会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许多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品。由于这些设备能获得人类的情绪,因此我们会将它们视为日常生活中有情感的参与者。

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会愿意让这些有情感的产品去影响我们的决策,无论是日常小事,还是改变人生方向的大事。目前,我们在做出决定时会考虑自己的宠物、朋友,以及人生伴侣。有情感是一件好事,但维持长期关系需要做出许多妥协,即使在人际之间也是如此。

我们会将这些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品视为人类,但这些产品是否真的有心?从字面意义上来说不会如此。但基于我们看待这些产品、与这些产品互动的方式,它们将会像我们生活中的其他人一样有心。

未来5年,人工智能技术将使任何产品都能模拟人类情绪。无论是虚拟宠物、汽车还是智能家居,我们的设备都将可以模拟情绪,给自己的主人带来人类般的同情心。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智能 智商 情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被拍死在沙滩上,还被人遗忘掉的前浪不计其数,但这不妨碍HTC要在中国的高端VR市场第一个吃螃蟹。
精选
美国苹果公司所推出的Apple Watch已经在智能手表市场开辟出新天地,但分析师仍对这一新兴领域的长期发展前景存在质疑。
精选
移动支付是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可穿戴硬件的流行给移动支付提供了最广泛的社会基础,社交应用给移动支付提供了最丰富的使用场景。当这一切都顺乎自然的完善之后,人们将打破时空的界限和人际之间的隔膜迎来一个崭新的社会交往和商业支付的时代。
精选
Facebook在VR领域的很多布局都是以Oculus为核心进行展开的,硬件、游戏、视频、应用等等一系列业务,Oculus都有所涉及。
精选
“VR演播师可以带给观众浸入式教育、体验式设备维修服务、参与式营销推广等诸多应用场景。”
精选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