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全资收购高德意欲何求?

观察
2014
12/05
11:42
赵楠
分享
评论

1、阿里计划以10 45亿美元现金收购高德软件余下72%的股份。2013年5月,阿里以2 94亿美元收购高德软件约28%的股份。2、两次交易,阿里巴巴对高德软件的估值定价从去年5月的1...

1、阿里计划以10.45亿美元现金收购高德软件余下72%的股份。2013年5月,阿里以2.94亿美元收购高德软件约28%的股份。

2、两次交易,阿里巴巴对高德软件的估值定价从去年5月的10.5亿美元,抬高到14.5亿美元。也就是说,9个月时间里,阿里对高德的估值定价涨了38%。

3、而在这9个月中,高德的业绩并没有反应出相应的增长比例。此外,高德地图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没有增长,而这恰是阿里巴巴较为看重的部分。据易观数据,2013年Q2,高德地图的份额为31.3%、百度为24.4%(腾讯第7,为2.3%);而2013年Q3,高德为31.3%、百度为26.6%。如此来看,阿里对高德的最新估值,是比较厚道的。

4、本次交易阿里巴巴全部采用现金支付,而没有股权兑换。从财务上看,这也是建立在帮助高德 私有化 的方案基础之上。而一旦涉及股权交换,一是有反向上市的嫌疑;二是阿里自身的股权将被稀释,股权结构的改变也将影响阿里在香港的上市,而阿里持有约50亿美元的现金,现金流充沛,可以看到,阿里近来的收购很少采用换股行为;三是,全部采用现金收购,实则是帮助高德 私有化 ,而阿里与高德的进一步整合,也需要高德在 私有化 的条件下以便更无顾虑的操作。

此外,截至2013年Q3,高德有高达5.1亿美金的现金流及其等价物。也就是说,理论上,阿里需要付出的现金只是5.35亿美元。

5、在2013年5月的交易中,阿里巴巴已取得对高德的绝对控股权。那为何还要进一步全资收购呢?

一是,高德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并不高,收购成本不大,在阿里没有宣布计划收购前,高德的市盈率只有14倍左右,平均市值也就10-11亿美元。此外,账上还有5.1亿美元的现金。

二是,如果要与阿里进一步深度的整合,在目前二级市场价格不高的情况下,高德最好的选择就是 私有化 。在2013年Q3,随着与百度在互联网地图业务上的竞争加剧,高德的费用已大笔提升,并导致该季度出现了亏损。

财报显示,2013年Q3,高德净亏损达670万美元,而2012年Q3为净利润1010万美元,2013年Q2的净利润也有380万美元。此外,高德的市场费用同比增长超过1.5倍,环比增长超过75%。研发费用也同比增长82%,环比增长37%。而总收入却同比、环比纷纷下滑。

也就是说,高德地图在转型的过程中,与阿里进一步整合的过程中,财报肯定会不太好看,那还不如退市,不去背财报的包袱。如果两三年后,高德地图业务发展顺利,依然存在分拆上市,待价重估的可能。比如阿里的万网。当然,这也要看阿里的意思。

三是,既然高德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对阿里具有直接的战略意义,该业务在高德的营收比重中占39%,那为什么不采取分拆高德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方式来卖给阿里呢?不考虑资本因素,从纯业务角度去看, 不同业务线的运作都是基于数据库,而数据库无法拆分,这决定了公司整体的价值。 这句话是高德CFO张勤在去年的采访中讲过的话。

此外,地图的底层数据库资源,在未来的互联网巨头竞争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虽然在O2O的竞争初期,也就是目前阶段,更多能看到的只是地图表层的POI竞争和用户竞争。

除阿里巴巴之外,目前采用高德地图底层数据库资源的互联网公司包括腾讯、360、UC以及谷歌等。可以看到的是,为了分摊风险,腾讯除了与高德合作外,也与四维有合作关系,并也在寻觅一些地图产业链上游的收购对象。而百度和四维的合作关系则更为紧密。

四是,阿里正在寻找承载本地生活服务和出行服务的入口,如果这个入口是地图,那么这个核心业务一定不能是自己的 干儿子 ,而必须得是 亲儿子 ,这样对阿里来说才战略上安全。现在,阿里在做的正是把高德从 干儿子 变成 亲儿子 。

6、地图的底层数据库是互联网巨头的战略储备资源,而更外一层的互联网地图则是O2O的搜索入口。相比PC的搜索入口,基于手机端的搜索入口更强调用户体验的完整性,也就是说,你不但要给我一个框,还要给我优质的内容,并且要让我感觉到从框的搜索到内容的服务体验上更加无缝。因此,基于地图端搭建一个完整的生态服务链条,非常重要。

而对于地图这个框来说,内容是什么?就是POI服务。看以看到的是,阿里、百度和腾讯,正在疯狂的对POI服务进行收购。比如,百度全资收购糯米网,与百度地图整合。腾讯和阿里,分别对嘀嘀和快的打车进行战略投资。此外,阿里的生态里,还不乏美团、聚划算、在路上这种基于地理信息位置的移动服务。

此外,如何从地图这个框的搜索到内容的服务上更加无缝?这个中间环节除了基于产品接口的数据深度对接外,就是支付体系的完善。阿里有支付宝,腾讯有微信支付,这些都将与地图业务进行深度整合。

也由此看出,百度也一定会发力自身的支付业务。如果自己来不及打造一个支付体系,百度也许会通过收购来布局。

也就是说,地图业务只是O2O的承载平台,只是O2O战略的一个开始。往后更重要的是生态的融合。所缺的生态资源,就去收购;已有的生态资源,就看如何与地图业务进行无缝整合。

7、地图业务依然是BAT之间的三国大战。尽管腾讯地图的市场份额在2013年Q2仅有2.3%,排在第七位。但只要腾讯高层愿意发力,凭借腾讯的渠道分发能力、腾讯的O2O生态资源,以及腾讯的资本并购能力,依然能够快速托起它的地图业务。

但还有两个搅局变量,就是雷军的小米,以及周鸿祎的360。

8、阿里对高德的全资收购,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

在国内互联网地图市场,图吧、搜狗、谷歌地图都拥有约9%的市场份额,差距比较接近,紧随高德与百度。谷歌地图外,搜狗已有主,具有被收购价值的就是图吧。而图吧的股东是IDG和陈一舟的人人。图吧是否会成为腾讯的猎物呢?

此外,阿里巴巴已经全资收购了高德,那么它还会有足够的精力竞逐大众点评么?大众点评是独立上市,还是栖身腾讯,也很难说。

作者:赵楠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阿里 高德地图 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如果从苹果手机诞生算起,移动互联网行业已经迈入第8个年头。短短8年时间,形成了千亿市场规模。于是乎,“找对风口飞上天”的各种传奇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事实上,移动互联网本质是个工具,其价值在于让用户生活更方便,让企业生意更轻松。对于多数企业来说,脚踏实地的用好移动互联网比飞上天更重要。
观察
《屌丝男士》《女人帮》《老男孩》《嘻哈四重奏》……熟悉网络的年轻人对这些名字绝不会陌生,因为它们都是各家视频网站颇受读者欢迎的“网络自制剧”。不知从何时开始,网络自制剧异军突起,受到了诸多网民的欢迎,无论是白领还是草根,亦或是微博上的大V都对网络自制剧……
观察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曾写到:”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会凶残到如此地步。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88年后,在央行开始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动手之后,发生在支付宝身上的种种,应验了鲁迅先生的这句话。
观察
烧钱大战利用了中国苦逼白领干瘪的工资单,背后却是互联网巨头雄才伟略的布局,有人打趣说:打车软件烧的钱,已经让中国租车市场的温度升高了5°C,也捧红了两款名不见经传的精品App,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成果,谁都知道腾讯、阿里的野心肯定不满足于软件服务,更何况,他们也没能找到清晰的商业模式,两位巨头的真正指向是移动支付、地图和O2O布局,换句话说,滴滴和快的只是巨头们温柔的羊皮,底下那几只凶猛的狼之獠牙才是真正的战斗。
观察
《孙子兵法·任势篇》有云:“善战者,求之于势,而不择于人”,对BAT而言,移动互联网是最好的大势,大势在只要布局清晰,就能稳操胜券。只不过,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百度凭借“连接人与服务”战略逐渐清晰,而AT布局盲目,希望借助一人一产品的成功取得优势,这显然不太现实。
观察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