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 “国际范”,马云将有三道难关

业界
2014
12/05
11:44
陈叔
分享
评论

今年9月15日,马云在阿里巴巴香港路演现场指出,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国际化公司,接下来会在欧美大力发展。上市后的首个双十一,天猫也将 全球买,全球卖 作为其亮点之一大力宣传。可以说,阿里巴巴正在不遗余力推进其所谓的国际化战略。

为何阿里要急于建立自身国际化大公司的形象?究其原因,上市后,让投资者认识到阿里的用户不仅仅局限于中国,未来还有更多市场可以开拓,有利于扩展其市值的想象空间。另外,面对国内日趋饱和的电商环境,向海外扩张,寻找新的市场也显得尤为重要。由此说来,不论从宣传造势还是从未来业务的发展来看,凸显 国际范 都是阿里巴巴的当务之急。

不过,在我看来,这也是一招险棋,阿里的国际化道路将不注定平坦。万一效果不佳,或将被外界打上进军海外失败的标签,而这对阿里的股价无疑将会是沉重的一击。

天猫国际化, 假货 是当务之急

事实上,虽然国内大部分消费者都已经接受天猫和淘宝有假货的现实。但是,对于海外用户来说,对阿里的了解基本上停留在刚刚建立的 全球第二大市值科技公司 。 例如,某权威媒体就曾在一篇阿里上市报道中就指出,在法国采访时发现,除了一些中国问题和财经方面的专家,当地民众对阿里巴巴的认知大多来自最近几天媒体的报道。

据有关资料显示,和法国一样,除了其庞大的融资数字,大多数外国消费者对阿里巴巴从事的业务知之甚少,对于淘宝天猫两大平台,大部分人的印象更是一张白纸。

那么,如何防止一些不良卖家浑水摸鱼,通过天猫淘宝把假货或者劣质产品售往海外,将是阿里全球化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处理不好,影响的不仅仅是天猫或者淘宝的品牌形象,也势必关系到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信誉问题。

虎口夺食,Ebay亚马逊联合包抄

毫无疑问,阿里国际化之路上最强劲的两大对手非易贝和亚马逊莫属。这两家公司在国际市场耕耘多年,可谓根基牢固,阿里想要从这二者身上 分得一杯羹 无异于虎口夺食。

成立于1995年的亚马逊,目前已是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并且是欧洲等地区上最大的网上零售网站。几十的积累,亚马逊在全球已建立了完备的物流和仓储体系,这些都阿里巴巴所无法披及的。当然对于另一大国际互联网零售巨头Ebay来说,宿敌相逢,阿里入侵美国市场之时,也就是Ebay复仇的最好时机。

经验不足和人才缺口成掣肘

事实上,一向专注国内市场的阿里巴巴,在国际事务方面的经验并不充足。虽然旗下两个跨境平台阿里巴巴国际站和速卖通早已在国际市场 艰战 多年,但是收效甚微,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这些,一定程度上反应出过去阿里在国际化战略上存在诸多软肋。

另外,人才储备不足也是其国际化道路上的一大难题。细心的朋友一定会发现,在上市前3个多月,阿里才聘请了曾在美国财政部担任高官的威尔金森(James R. Wilkinson) 为国际公关事务的新主管。而据有关资料显示,与国内的一些互联网巨头相比,阿里巴巴海外员工的比例也相对较底。足可见阿里巴巴在国际化人才储备方面的捉襟见肘。

回想下当年易贝夭折中国市场,以及亚马逊进军中国数年以来的平庸和无奈,可以预见,阿里的 国际化 之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另外,在海外扩张之时,如何防止业务重心倾斜以致国内的已有的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偷袭、瓜分,也值得阿里的管理层深思。

(本文首发于百度百家,如需联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libagua)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难关 国际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比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快乐,生物医药“独角兽”的快速崛起,给百姓健康带来新的选项。
业界
奇点大学对于中国人可能有点陌生,因为它既不出现在美国常青藤联盟的名单中,也不存在于新东方求学学子赴美的目的地清单里,而它却在硅谷的一角在经济、文化、科学影响着世界的进程,改变着这个世界的前进的方向。
业界
外卖平台呈“井喷式”增长趋势,外卖食品安全也成为民众越来越关心的大事。
业界
相比宝马、奔驰、奥迪等超百万级的进口汽车,特斯拉以8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售价进入中国,恰好在高端汽车领域占据了不错的性价比优势,无论从外观、性能及舒适度多方面都不输老牌高端豪车太多,也许作为年轻土豪及创业新贵的第一辆高端车比较合适。
业界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显示,宏碁电脑(上海)有限公司日前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5年4月30日起,召回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期间生产的部分为宏碁和eMachines品牌笔记本电脑配备的交流电源线,中国大陆地区受影响的交流电源线的数量为334,006条。
业界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