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用户信息遭内鬼售卖:有人月入75万

互联网
2017
08/04
07:23
分享
评论

ID账号(注册邮箱)和密码,是苹果手机一道重要的安全阀,但当用户泄露之后,就给了不法分子破解的可能。浙江苍南县警方近期破获的苹果公司“内鬼”售卖用户信息案,一度引发社会关注。截至目前,共有32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警方执行逮捕。

一部“洗白”手机

牵出行业“内鬼”

2016年5月,赵先生凭手机包装盒上的“串号”,从苍南警方处认领了自己已丢失3个月的苹果手机。

“串号”即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相当于手机的身份证,具有唯一性,在手机机身、包装盒等上面都能看到。

赵先生拿回手机后发现,不仅开机密码被解锁,而且ID账号也被退出。“除了手机自带的‘串号’和标识码,这实质上已经是一部‘新机’了,完全‘变脸’。”

按理说苹果公司建立的手机ID激活机制,可保护用户的手机不受侵害。如今已被用户锁定的苹果手机却经刷机后成为新机,再次流入市场,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在2016年3月,苍南警方摧毁一个钓鱼网站黑色产业链之后,从中发现有人不断向苹果手机用户发送钓鱼链接。

苍南警方隐约感觉到,有人在泄露苹果手机用户信息。苍南警方根据侦查到的线索展开调查,发现这些苹果手机是经由一个个特殊的“手机工厂”通过刷机等方式“洗白”。而这些“手机工厂”的员工,大部分是美国苹果公司外包公司的前员工。

线索首先指向了苹果公司广州某外包公司。

“内鬼”遍布多家公司

有公司3年辞退逾50人

经苍南警方调查发现,该苹果公司广州外包公司由于内部员工账号监管不到位,已多次发生内部员工出售用户信息的问题,在三年多时间里,辞退了50多名利用工作便利查询各类用户信息并牟利的员工。

被辞退的员工中,有人另谋出路,有人却盯上了出售用户信息轻松牟利这块“肥肉”。

苍南警方意识到,这并非只是简单的公民个人信息受侵犯,而是一条集非法获取信息、代理转包、非法售卖为一体的黑色产业链。

在摸清该黑色产业的脉络结构后,苍南警方于2017年5月3日派出精干警力赶赴广东、江苏、福建等地统一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据统计,抓获的35名犯罪嫌疑人中,有32人为苹果公司国内分公司的在职员工或苹果外包公司的前员工。

一条信息最高卖180元

有人一月获利75万元

记者采访获悉,本案的犯罪嫌疑人主要为黑色产业链的“上家”,他们通过苹果公司内部员工,非法获取包含手机ID账号、姓名、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在内的用户信息,再将信息以每条10元至180元不等的价格贩卖给“下家”。

其中,含手机ID账号等重要内容的用户信息,贩卖价格较高,最高能达到180元一条。

“下家”正是借助“上家”,查到了苹果手机“串号”对应的ID账号等用户信息,并通过向账号发送钓鱼链接的方式,获取密码,进而解锁手机。“下家”将这些非法回收的苹果手机经刷机“洗白”后,进行售卖获利。

其中,犯罪嫌疑人杨某君是苹果公司某外包公司的前员工,因非法出售用户信息被公司辞退,2016年又因受利益驱使,与其他一批被苹果外包公司辞退的员工成立了“专业信息查询工作室”。

据苍南警方介绍,该工作室在网络上大量承接查询苹果手机“串号”的单子,利用以往在苹果外包公司上班积累的人脉关系,通过租用苹果公司在岗员工内部系统查询账号,大肆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而后转售牟利。

苹果公司国内某分公司渠道运营管理部技术项目经理潘某翔,将自己的苹果系统查询账号租给了杨某君,并为工作室提供技术指导,仅一个月就获利75万元。

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手机 苹果 I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有人说,手游让现阶段成为了发行商上市最好的机会。所以乐逗、蓝港上市了,飞流准备上市、龙图准备借壳上市。融资?发展?兼并?转型,无论那条路,成功上市的发行,前途都将一路光明。
互联网
人们希望百度能够爱惜自己的羽毛,不为五斗米折腰,坚持造福社会。
互联网
"现在硅谷的风险投资已经不再投资纯互联网项目,相较之下,创新技术公司则得到更多资本的青睐。"李彦宏根据其切身观察如是说。
互联网
最近黄太吉被曝其大量关闭线下外卖工场,多家合作上午集体出走或暂停合作等消息,也让它因为过高的关注度而深陷舆论囹圄。
互联网
?在短视频形态饱和的今天,经历过2017年爆发的短视频行业下一个风口在哪里?vlog或许会是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
互联网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