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离初衷,打车软件还能走多远

投资
2014
12/05
11:44
老铁
分享
评论

坦白讲,铁哥是打车软件的忠实用户,过去现在一直都是,也认同打车软件在整合出租车资源中所做的贡献。如果打车软件能够完全按照市场的机制去做,或许打车软件真的会成为当...

坦白讲,铁哥是打车软件的忠实用户,过去现在一直都是,也认同打车软件在整合出租车资源中所做的贡献。如果打车软件能够完全按照市场的机制去做,或许打车软件真的会成为当下伟大的互联网产品,但随着资本的介入,打车软件已经背离初衷太远。

最近滴滴打车为出租司机提供 距离奖励业务 ,即经常使用滴滴打车的司机,可获得滴滴的优先推荐,比如乘客距离某司机原始距离为500米,如果司机是滴滴的忠实用户,就赠送距离100-200米,优先推荐给用户。

铁哥随机问了几位司机师傅,大家纷纷不理解滴滴为何能有此愚蠢的行为。用户用滴滴本质上是想搭乘距离最近的出租车,而司机师傅同样也是希望能够搭载距离最近且距离合适的乘客。而滴滴的 距离奖励 则是人为的干扰双方的判断,已经明显背离了自己创业之初要为合理分配出租资源的愿景,已经彻底沦为资本所追求的打开率、使用率等一系列KPI的奴隶。

奇葩事件在打车软件中永远没有最只有更,最近打车软件推出司机的 团购 政策,即出租司机如果每天抢单在一定数量,将会得到平台方的现金奖励。我们看到在打车软件不再补贴之后,司机方的使用动力在不断降低,而平台方也不再顾及过去愿景,不求未来发展只求表面繁荣了。

其实,打车软件自从被资本介入开始,就注定着原本可以改变行业的打车软件注定要成为巨头的移动化工具。阿里以及腾讯借助打车软件已经基本实现了其移动化以及移动支付的市场布局。之前巨头各自无太多纯移动化产品出现,更多是pc产品的简单移动化,打车软件是为数不多的完全移动情况下诞生的产物,这也是巨头们相中打车软件的主要原因。而随着我们看到的阿里与腾讯在移动端布局的不断完善,打车软件也逐渐完成历史使命沦为鸡肋。

于是,我们看到打车软件后半年基本处于默默无闻状态,偶尔有改名等新闻发出,但市场反应依然冷淡。

补贴事件对于打车软件如同伟哥一般,虽短时间内有鲜艳数据装点,但一旦失去补贴,从乘客到出租司机均陷入失望状态。由此打车软件的使用率急转直下,我们也才能看到平台方不择手段的 距离奖励 以及 团购策略 ,其根本是在无太多资本的介入之下,企图用小范围奖励挽回数据下滑颓势,而不惜牺牲用户体验。

对于打车软件而言,最大的用户体验要数定位的精准。但铁哥以及与多位司机沟通均反映打车软件定位精准度是一塌糊涂,最有趣的是铁哥已坐在出租车内但打车软件依然现实还有1000米距离,前提当然是打开了手机定位功能且信号良好,对此铁哥与司机只能抱以无奈的笑。而定位的不精准还在于只计算直线距离,司机在不熟悉路况的时候经常将平台所报直线误认为实际驾车距离,结果就是兜跑一大圈才接到乘客,中间消耗过大,否则就是建议乘客取消订单,结果就是通情达理乘客理解,还有就是投诉。

在打车软件已经或者未来必然会成为人们日常必备的移动工具的前提下,在资本已经将过去多家无干爹挂靠的平台灭掉的前提下,活着的只需要苦练内功做好用户体验就可赢得市场。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平台方为了短期的数字的伤害用户体验的行为,实在令人痛心。

打车软件无疑太心急了,着急接入专车业务,并大量派送专车现金券。结果就是使得本来就已经对平台方有怀疑的出租司机对平台更加不信任,而爆发南京出租司机卸载打车软件以示抗议的行为也在情理之中了。虽然平台均否认专车服务对出租车并无任何冲击,但铁哥以及不少用户依然会用平台方赠与的专车券享受专车服务,而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业务本是属于出租司机的。打车软件迫不及待推出专车服务,根本还是希望专车服务的提成业务能够早日实现盈利,而这显然有点操之过急,在还没有完全取得出租司机的信任情况下,专车服务很明显将受到司机的排斥甚至抵制。

打车软件各平台团队如果还记得自己创业初期的理想的话,建议温习一下。为理想而工作是大于为KPI而工作的,而没有理想的KPI也只是烟花般的绚烂,转瞬即逝。最近滴滴打车为出租司机提供 距离奖励业务 ,即经常使用滴滴打车的司机,可获得滴滴的优先推荐,比如乘客距离某司机原始距离为500米,如果司机是滴滴的忠实用户,就赠送距离100-200米,优先推荐给用户。

铁哥随机问了几位司机师傅,大家纷纷不理解滴滴为何能有此愚蠢的行为。用户用滴滴本质上是想搭乘距离最近的出租车,而司机师傅同样也是希望能够搭载距离最近且距离合适的乘客。而滴滴的 距离奖励 则是人为的干扰双方的判断,已经明显背离了自己创业之初要为合理分配出租资源的愿景,已经彻底沦为资本所追求的打开率、使用率等一系列KPI的奴隶。

奇葩事件在打车软件中永远没有最只有更,最近打车软件推出司机的 团购 政策,即出租司机如果每天抢单在一定数量,将会得到平台方的现金奖励。我们看到在打车软件不再补贴之后,司机方的使用动力在不断降低,而平台方也不再顾及过去愿景,不求未来发展只求表面繁荣了。

其实,打车软件自从被资本介入开始,就注定着原本可以改变行业的打车软件注定要成为巨头的移动化工具。阿里以及腾讯借助打车软件已经基本实现了其移动化以及移动支付的市场布局。之前巨头各自无太多纯移动化产品出现,更多是pc产品的简单移动化,打车软件是为数不多的完全移动情况下诞生的产物,这也是巨头们相中打车软件的主要原因。而随着我们看到的阿里与腾讯在移动端布局的不断完善,打车软件也逐渐完成历史使命沦为鸡肋。

于是,我们看到打车软件后半年基本处于默默无闻状态,偶尔有改名等新闻发出,但市场反应依然冷淡。

补贴事件对于打车软件如同伟哥一般,虽短时间内有鲜艳数据装点,但一旦失去补贴,从乘客到出租司机均陷入失望状态。由此打车软件的使用率急转直下,我们也才能看到平台方不择手段的 距离奖励 以及 团购策略 ,其根本是在无太多资本的介入之下,企图用小范围奖励挽回数据下滑颓势,而不惜牺牲用户体验。

对于打车软件而言,最大的用户体验要数定位的精准。但铁哥以及与多位司机沟通均反映打车软件定位精准度是一塌糊涂,最有趣的是铁哥已坐在出租车内但打车软件依然现实还有1000米距离,前提当然是打开了手机定位功能且信号良好,对此铁哥与司机只能抱以无奈的笑。而定位的不精准还在于只计算直线距离,司机在不熟悉路况的时候经常将平台所报直线误认为实际驾车距离,结果就是兜跑一大圈才接到乘客,中间消耗过大,否则就是建议乘客取消订单,结果就是通情达理乘客理解,还有就是投诉。

在打车软件已经或者未来必然会成为人们日常必备的移动工具的前提下,在资本已经将过去多家无干爹挂靠的平台灭掉的前提下,活着的只需要苦练内功做好用户体验就可赢得市场。而我们看到的却是平台方为了短期的数字的伤害用户体验的行为,实在令人痛心。

打车软件无疑太心急了,着急接入专车业务,并大量派送专车现金券。结果就是使得本来就已经对平台方有怀疑的出租司机对平台更加不信任,而爆发南京出租司机卸载打车软件以示抗议的行为也在情理之中了。虽然平台均否认专车服务对出租车并无任何冲击,但铁哥以及不少用户依然会用平台方赠与的专车券享受专车服务,而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业务本是属于出租司机的。打车软件迫不及待推出专车服务,根本还是希望专车服务的提成业务能够早日实现盈利,而这显然有点操之过急,在还没有完全取得出租司机的信任情况下,专车服务很明显将受到司机的排斥甚至抵制。

打车软件各平台团队如果还记得自己创业初期的理想的话,建议温习一下。为理想而工作是大于为KPI而工作的,而没有理想的KPI也只是烟花般的绚烂,转瞬即逝。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初衷 软件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电商之家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在双十一当天,国美在线、手机淘宝这样以低折扣为促销手段的“屌丝”App和代表潮流、高档的聚美优品、京东、亚马逊等“白富美”、“高富帅”App都获得了相当不错的下载量,但从整体成交额看,阿里显然不愧为最大的赢家,再次印证了“得屌丝者得天下”这句话。
投资
5月11日下午,经过将近三个多小时的“墨迹”,传闻已久的墨迹天气新品终于面世。如此前业内所猜测的一样,本次墨迹天气推出的是一款智能空气检测设备”空气果”。这意味着,继众多互联网企业之后,又一家以“软件”起家的互联网公司成功变“硬”。
投资
微信5 4最新版本终于来了,话说上次微信公开课官方提到了要完善c2c端的交易展示功能,虽然是面向个人用户间的二手物品,闲置物品等建立在熟人信任基础上的交易,不过都有这么强大的功能了,微商们还会需要用第三方的交易工具么
投资
过去一年时间,小米在投资方面凶猛,相继大手笔入股迅雷、爱奇艺、金山软件、世纪互联、美的,还投资了一系列小米周边企业,最近小米还投资生态链企业Ninebot(纳恩博)。如今,小米生态圈扩大,不仅涵盖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产业链上垂直布局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电商运营及客户服务等链条,也在覆盖O2O、在线娱乐、医疗健康、金融等领域。
投资
经历了短信、QQ、微博的洗礼,短消息、读图 ,我们养成了这个习惯,我们来到了2011年。经历了iphone(2007年发布iphone1,2010年iphone4发布,这是iphone目前销售量最大的手机) 、手机拍照习惯(卡片照相机的覆灭),我们来到了2011年。
投资

相关推荐

1
3